一要抓发展规划。市级要结合全市“十二五”规划和边合区、云凤一体化等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启动全市中长期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修改、调整和完善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区)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发展水平、基础条件、自然资源等因素,分别编制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思路和目标;通过编制县域经济规划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县(区)之间产业能够互通互联互补,使特色经济产业化、品牌化,达到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二要抓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引导,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重点打造好蔗糖、茶叶、咖啡、核桃、橡胶、烤烟、木竹、澳洲坚果等8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园区的基础条件和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入园,确保今年园区经济增长达40%以上;着力培育第三产业,加快建设沧源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县域商贸物流产业、农村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构建县域特色产业体系。
三要抓基础设施。要立足增强支撑保障能力,扎实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积极争取昆明经玉溪(新平)至普洱(镇沅)至临沧(临翔)至孟定(清水河)口岸高速公路、祥云至临沧至普洱铁路和昆明至临沧至清水河铁路项目;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要抓城镇建设。加快临沧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临沧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县城建设,着力于县城扩容提质,完善县城功能,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城集聚;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突出抓好临翔圈内乡、沧源勐省镇、镇康勐捧镇等11个列为云南省重点开发建设的特色小镇,增强小城镇的竞争力和集聚力;确保完成“农转城”目标任务。同时,加大对房地产开发支持力度,加大城市道路、绿化、供水、供电、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标准化管理,努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五要抓招商引资。抓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开工,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充分发挥园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引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等方面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吸引外来企业入驻园区;紧紧围绕提升和培育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矿产业、轻纺工业和生态文化旅游等6大产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努力通过招商引资使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六要抓筹资融资。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向上级汇报衔接,积极主动争取上级对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和资金支持;通过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平台融资、直接融资、资源换资、银行借资、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八资并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扩大信贷规模,努力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
七要抓民营经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加快引进民营企业。未来5年,努力实现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30%以上,到2016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70%以上,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100户以上,民营市场主体总量达10万户以上,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八要抓科技创新。要以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立并挂牌为契机,加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推进科技合作与交流,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注重跟进向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申报的重大项目,依靠科技支撑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切实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九要抓民生改善。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势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发展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城镇公共安全应急、防灾减灾、交通管理、消防等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十要抓督查考核。创新督查方式确保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对县域经济的督查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奖惩对各级各部门的鞭策和激励作用,形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