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 创新机制 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发布日期: 2011-05-04 11:09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 浏览次数:

同志们: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表彰奖励2010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单位,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安排部署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下面,我就抓好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讲三点意见,同时,借此机会,对抓好2011年核桃三率大会战作个要求。

一、扎实工作,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十一五以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培育,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稳定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按照抓培训、强素质、重转移、促增收的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培训和服务,拓宽转移就业渠道,扩大转移就业规模,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带动,自发转移、就近就地转移为主的工作局面。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0万人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200%;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55万人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222%;实现转移收入31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155%

2010 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及时决策,采取农业损失非农补的工作措施,全面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全市完成培训17.3万人,占省下达培训任务的147.3%,占市级下达培训任务的136.2%;完成转移就业15.9万人,占省下达转移就业任务的228%,占市级转移就业任务的144%。全市共实现转移收入11.7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8.4亿元,增长2.4倍,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370元,取得了大灾之年农民持续增收的显著成效。

抓培训,增强转移就业能力。按照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的要求,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体系,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绿色证书等培训工程,依托临沧市农业学校、临沧市技工学校、县(区)职教中心、农村中小学、职业高中及社会其他机构的场所、设备、师资力量开展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质量。针对省外用工需求,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鼓励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进行自主创业,引导经培训后的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受训的农村劳动力60%以上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提高了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

(二)抓好就近就地转移,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依托新家园行动计划,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等有利时机,因地制宜组织群众就近就地转移。

(三)抓好劳务对接,推动省外转移。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在巩固珠三角劳务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湾等地劳务市场,拓展外输能力。创新工作方式,实行农民工转移输出专人分片挂钩负责制,主动加强与省外劳务输入地党委、政府及用工企业的沟通协调,联系用工需求,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

(四)举办多种形式的劳务招聘会。在广泛收集、准确了解、及时发布劳务需求信息的基础上,主动邀请省内外用工企业和中介到临沧组织召开现场招聘会,为供求双方搭建用工平台,让用工企业与农民工相互沟通,达成用工协议,创造就业机会。

(五)强化调研宣传。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农村、深入灾区、深入农户宣传动员,全面了解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和就业愿望,做到情况清、底数明。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好环境,激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市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劳动力培训的投入不足,培训设施和师资困乏,农民自身投入能力弱,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率不高;二是输出人员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较低。我市农村劳动力中,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相当一部分属半文盲,缺乏应有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就业竞争能力弱,输出人员主要以体力型劳动为主,劳务收入偏低;三是服务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网络还需进一步完善,服务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二、创新机制,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为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和《临沧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明确了十二五目标任务:全市累计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210场次以上,完成72万人次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转移农村劳动力 60万人次以上,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加20%以上。2011年,全市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28场次以上,完成15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任务,实现新增转移就业15万人,确保净转移13万人以上,实现转移收入12亿元,力争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 20%以上;创建2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8县(区)每个县(区)创建1个农民创业示范园区和1所公共实训基地。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能力。要围绕当前市场用工需求,尤其是市内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力培训工作。要健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和责任考核制度,继续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乡村流通人才等转移培训工程,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资源开展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的不同要求,分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依托农校、财校、卫校、技工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乡镇成人文化学校等现有资源,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技能型人才比例,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

(二)拓展转移渠道,促进多形式转移就业。坚持市外转移与市内转移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驻外办事机构和外出打工成功者的作用,着力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和省内外地区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搭建转移就业平台,强化服务,推进劳务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外转移。抓住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机遇,依托全市交通、水利、城镇、新家园行动计划、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中低产田地改造、中低产林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二、三产业及微型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农业内部转移与农业外部转移结合的原则,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为农村服务的农机作业、农资配送、农产品和日用品购销、粮食加工、疫病防治等服务业,努力扩大就业。大力推广订单式输出,建立起针对性强、稳定的输出和用工关系,确保农民工能稳定就业。要打造品牌,突出特色,重点培育具有临沧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特别是要重点打造佤族歌舞品牌,在证书式培训上要创出特色,带动转移就业。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合理安排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资金,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从2011年起,市、县(区)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同时,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创新资金管理办法,统筹使用培训资金。要加强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专项审计,严格资金管理,严禁挤占挪用,防止虚报冒领,对违反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的要严肃处理。

(四)强化服务,改善就业环境。要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统计监测、分析、预警机制。健全农村劳动力数据库和培训转移就业动态管理档案。完善各级就业服务体系,加快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要建立统一的培训和转移台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管理。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看病难、居住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转移就业后顾之忧。

(五)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村发展。各级各部门要落实省、市有关促进创业的政策,积极推进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和农民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并结合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场地、工商登记、税费等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和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对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殖业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和有志于创业的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要坚持把农民创业与培育发展微型企业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微型企业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微型企业,带动农民创业就业。

三、强化措施,为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提供保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建立由市委农办牵头协调的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各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本地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各县(区)要建立相应机制,明确责任,按要求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规划方案和实施意见。

(二)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实行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同时,要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信息专报制度。

(三)完善考核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建立目标责任考评制度。要严格执行《临沧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落实奖惩机制。由市委农办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参加组成督查组,对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实行跟踪督查,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抓住节令,迅速掀起核桃“三率”大会战建设高潮

2009年全市组织开展核桃三率建设大会战以来,核桃“成活率、成长率、挂果率”得到了较大提升,核桃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当前,正值核桃管护的大好时节,我就抓好核桃三率大会战工作,作几点要求:

(一)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科学制定工作措施和工作流程。切实健全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迅速组织力量,深入一线做好指导服务工作。要深入挂钩村,帮助基层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类宣传媒体,加强宣传动员工作,掀起新一轮核桃三率建设的新高潮,确保65日前全面结束大会战

(二)严格标准,扎实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此次核桃抚育管护的目标和任务,分解细化到户、到山头地块,落实到每一棵核桃树。同时,要认真抓好除草除杂、松土、追肥、开挖排水沟、苗木清理等工作,确保大会战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保障经费,确保投入。市级根据各县(区)2006年后种植核桃的面积(不含还未嫁接的铁核桃面积),按每亩2元给予补助。各县(区)要多方筹集资金,广泛发动群众,确保资金投入到位。要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各级投入资金足额足量用到核桃抚育管护上。

(四)加强指导,狠抓培训。各县(区)要认真总结去年三率建设大会战的经验教训,整合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大对种植农户核桃抚育管护的技术培训。要结合实际,派出核桃大会战技术指导工作队,配合好市级督查工作组、技术指导组,深入各地巡视检查,从细节入手,严标准、抓整改、重落实,加强服务指导,保证大会战的进度和质量。

(五)强化管理,规范物资采购。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有关规定,做好化肥、农药等物资采购,确保所采购物资价廉质优,坚决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六)严格统计,强化督查。各县(区)要加强对核桃抚育管护情况的督查,从55日起,实行每周上报一次工作进度。大会战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开展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报市委、市政府。

同志们,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创新机制,扎实工作,为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