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继贷款买房、贷款买车之后,分期付款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或服务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今年以来,临沧市消协收到关于分期付款购买手机的投诉数量呈递加趋势,提醒消费者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手机,要注意以下陷阱。
一是以零利息当噱头。张先生在临翔区一家手机店通过分期付款购买一台手机,商家承诺该手机是“零利息”的,但在支付首付之后,商家才告知需要收取服务费和手续费,后来张先生表示不再购买要求退款,却被商家拒绝了。不少商家都会打出“零利息”的旗号来吸引消费者,从表面上看利息确实免了,但有些商家还会附加较高的手续费和所谓的保险费、担保费等收费项目,而且在购买手机时,商家不会明确告知。羊毛始终出在羊身上,表面上看利息确实免了,但又增加了服务费、分期手续费等收费项目。仔细算下来,和收利息没什么区别,甚至比单纯地收利息还要高。
二是高利息欺骗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知道可以分期买手机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分期利息算法和平均水平的人却很少。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贷款利息信息的匮乏,忽悠消费者,攫取更多利润。如陈先生买手机,一家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热情推荐,并着重强调:“我们家可以分期付款哦,而且利息非常低,只有千分之一!”千分之一?乍听这个数字,真的觉得很优惠。问到利息怎么计算时,销售人员一脸“真诚”地解释:“也就是说,你买一台5000块的手机,每天只要5块的利息就可以了。”原来是日利率0.1%,换算成月利率就是3%,年利率就是36%!
三是不告知高昂违约金。部分商家在签订分期付款合同的时候,并不会明确写明什么情况属于违约,以及违约金是多少等情况。比如曾先生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台苹果6S手机后,觉得利息太高了,想一次付清购买手机款,但商家要求其另外支付合同上并未注明的1000元违约金。
四是买到价高质量差手机。部分消费者反映,其是被手机专卖店以“以旧换新”的噱头吸引进店,在支付了399元并上交了自己的手机后,商家告知其,其所换购的手机是合约机,不能关机、不能没有信号等等,否则就会被拉入信用黑名单。紧接着又会“贴心”推荐消费者购买另外一款机子。等消费者在办理完分期付款手续后,到手的并不是一开始意向购买的品牌手机,而是其他杂牌手机或者山寨机,且实际支付的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数百甚至数千元。
五是隐形担保的风险。这里所说的担保,是隐形的担保,通常就是消费者申请过程中提供的家庭住址、父母电话联系方式等信息,实际上就是隐性担保,如不能按期还款,某些平台就会采取恐吓、骚扰等方式暴力催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