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全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 2024-07-04 17:30 信息来源: 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近日,市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气象局、省水文水资源局临沧分局等部门,对7月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一、气象方面

(一)趋势预判

7月全市雨量正常至偏多,气温正常略高。月内主要有4次强降水过程,大致出现在上旬初、中旬中、下旬初和下旬末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7月是我市强降水集中时段,单点性暴雨、大暴雨等强降水天气过程多发,叠加前期降水影响,极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城镇内涝,需加强防范。

2.主汛期易出现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需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对交通运输、旅游活动、工农业生产等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水文水资源方面

(一)水情趋势预测

7月是我市强降雨集中时段,单点性暴雨、大暴雨等强降水天气过程多发,河道底水抬升、水库蓄水逐渐增多、土壤饱和度高,叠加前期降水影响,极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城镇内涝,结合气象预报,根据临沧市历年水文监测的7月最大流量系列、近30年暴雨洪水规律研究成果及前期降雨量分析、预测,7月份,各江河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其中临翔区南汀河城区段、镇康县南捧河凤尾段、永德县永康河永康段、耿马县南汀河孟定段及小黑江勐省段可能出现接近警戒水位的洪水;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河段因局地短历时强降雨可能出现陡涨陡落的超警戒水位洪水过程。

1.主要河流洪水:重点关注怒江流域南汀河临翔区城区段、蚂蚁堆上下河谷区、云县幸福坝区河段、耿马县勐简坝至孟定坝段,南捧河镇康县凤尾坝段、永德县小勐统段,永康河永德县永康段;澜沧江流域罗闸河云县县城段,双江县勐勐河勐库坝、勐勐坝,沧源县小黑江段及其支流拉勐河河谷段。

2.中小河流洪水:重点关注耿马县南袜河、小黑河、芒片河,沧源县勐董河,镇康县勐捧河、勐堆河,临翔区斗阁河、马台河,凤庆河风庆河,云县晓街河。

3.城镇内涝:重点关注临翔城区和孟定坝区内涝风险。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重点关注局部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和城镇内涝风险。

2.加强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管理,确保下游防洪安全。

3.加强各类施工工地洪水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4.加强对有民众到河(溪、沟)边避暑游玩的河段管理,特别是对沿河的网红打卡地管控,严防上游突发暴雨引发下游河道水位急速上涨造成人员伤亡。

5.加大防汛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公众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三、森林草原方面

(一)风险分析研判

1.林草有害生物方面。7月,高温多雨,是林草有害生物高发频繁期,危害相对集中。松材线虫病、红火蚁、薇甘菊、五爪金龙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镇康、耿马、沧源三个边境县蝗虫等境外有害生物入侵风险依然存在,局部地区、个别有害生物种类不排除集中爆发的风险。经济林危害以叶甲、夜蛾、木蠹蛾、金龟子、鼠害、溃疡病、炭疽病、根腐病等相对突出,松科植物危害以松毛虫、天牛、松小蠹、木蠹象、松叶蜂等为主,草原危害以草地贪夜蛾、蝗虫、草原毛虫、鼠害等为主,苗圃、中幼林等低洼地带洪涝灾害影响比较明显。

2.森林草原防火方面。7月是全市强降水集中时段,单点性暴雨、大暴雨等强降水天气过程多发,叠加前期降水影响,全市森林火险等级低,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概率相当低。

3.野生动物方面。发生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非洲猪瘟等)的风险。野生动物出没频繁,在周边生活和旅游的人群面临被黑熊、野猪、毒蛇等野生动物伤害的风险。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林草有害生物方面应对措施:一是强化监测预警。紧抓监测预报不放松,聚焦临沧坚果、核桃、主要林区、重点生态区域、边境一线、有害生物易发区及主要防治对象,合理布设监测站点,明确监测人员及其监测责任,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二是强化防治。紧抓防治不放松,防早防小,精准施策,联防联控,科学防治,严防危害扩散和蔓延,把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镇康、耿马、沧源三个边境县要进一步巩固白蛾蜡蝉防治成果,严密防范境外有害生物入侵危害,薇甘菊防治实现当年发生当年除治的目标。三是严把检疫关。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切实加大雨季造林苗木、绿化美化苗木的检疫力度,对松木及其制品做到应检尽检,通过强化检疫有效阻断人为传播途径。

2.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应对措施。一是对2024年防期发生的森林火情进行全面复盘,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谋划思考应对措施,不断提升全市林草行业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能力。二是统筹实施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以及以水灭火能力建设项目,到实地进行调研指导,共同应对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按要求于今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及早发挥效益。三是通过视频方式,每月至少对各县(区)开展一次业务培训,重点围绕森林防火条例、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防火项目管理、森林火情信息质量提升以及林火视频监控操作等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满足当前工作需要。

3.野生动物方面应对措施。一是强化协调管理,坚决落实野生动物保护各项措施。二是加强日常监测,实行监测信息周报告制度。三是开展主动预警,组织实施采样送检,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要积极开展主动预警采样工作。四是加大野生动物肇事防范宣传。加大对山区和林区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教育和宣传,督促并配合保险公司做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理赔手册、宣传资料发放,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同时加强野生动物防范知识培训,特别是毒蛇、黑熊、野猪等危险动物防范知识宣传,教会群众遇到野生动物时如何躲避及自救,提高群众主动防范能力;建设必要的防护设施,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牌。五是抓实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加强与保险公司沟通协调,切实做好勘察、定损、理赔等工作,严格执行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赔偿范围、赔偿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补偿及时,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四、水务方面

(一)风险研判

7月是强降水集中时段,单点性暴雨、大暴雨等强降水天气过程多发,叠加前期降水影响,极易引发山洪灾害发生。目前,全市共排查山洪灾害隐患点908个(临翔区176个、凤庆县89个、云县171个、永德县139个、镇康县47个、耿马县58个、沧源县119个和双江109个),点位多,范围广,加之山洪突发性强、预防难度大,容易对山丘区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一旦发生将可能造成严重灾害损失。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全面压紧夯实防御责任。层层压实防御责任,尤其是把防御责任压实到乡镇、村(组)、户(个人),尤其要明确“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五个关键环节的责任,最大限度保障山丘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检视完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检视监测预警平台、自动监测站点、简易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等运行和作用发挥情况,持续复核完善更新监测站点、预警指标、危险区和责任人等信息,切实发挥监测预警设施防灾减灾效益。

3.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充分运用“1262”机制,迅速研判山洪风险区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预警“叫应”措施,利用电话、微信、短信、预警广播、铜锣口哨等手段第一时间将山洪预报预警信息精准传递至基层一线责任人和受威胁地区群众,确保到岗到户到人、有“叫”有“应”。

3.及时组织转移避险。根据降雨预报和监测情况,坚决果断组织危险区人员转移撤离,做到应撤尽撤、应撤必撤、应撤早撤、应撤快撤、不落一人。

五、交通运输方面

(一)风险研判

1.运营公路由于滑坡、塌方、泥石流、团雾、大雨、大风等自然灾害造成交通阻断甚至酿成事故风险高。同时,公路应急人员在恶劣天气情况对公路抢通保通、事故处理和救援中发生二次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也较高。

2.高速公路等交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区域性暴雨过程频繁发生,极易引发洪涝、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建设工地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临山临水“两区三厂”发生塌方、滑坡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高。

3.持续降雨、暴雨造成的洪涝、泥石流、大雾、大风等自然灾害增多,船舶违规冒险航行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较大。

4.气温保持高温,发生车辆自燃概率较大。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雨季、汛期施工,作业人员违规用电、用焊引发触电的风险也不容小视。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全面排查整治问题隐患。全面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工程建设、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路网运营、消防安全、地质灾害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效管控行业安全生产风险。

2.抓实抓细汛期安全工作。加大桥、隧、边坡及路网监测巡查频率,杜绝道路运输、水上运输冒险行驶行为。加强交通工程建设项目临山临水工地、宿舍工棚和设施、高边坡、深基坑、隧道、高挡墙、高路堤路段、取土场、弃土场等重点部位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杜绝冒险作业、违章指挥。

3.全力做好应急值班和处置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方案预案,强化防汛宣传教育、防汛救灾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气象研判预报预警等工作,严格落实节日期间和汛期领导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配强值班力量,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事故险情,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上报信息,科学妥善处置,全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

(一)风险研判

大雨、暴雨天气持续增多,城市排水防涝风险剧增:

1.可能存在城区的排水管网、雨水箅子、涵洞等堵塞内涝的风险。

2.城市的易涝点、低洼地区、在建工地等区域存在易涝风险。

3.部分未支护或者支护不到位的边坡存在垮塌风险。

4.部分城中村自建房有排水不畅的风险。

5.由于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雨水进入污水管网,存在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的风险。

6.临翔区重点做好城市易涝点和东、西环路山水防范应对。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加大排水设施的清掏、疏通及维护,确保管网畅通、设施设备运行稳定。

2.及时储备应急物资、设备,确保内涝汛情得到及时处置

3.密切关注气象动态信息,及时将最新信息传达到县(区),确保县(区)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七、农业方面

(一)风险研判

1.当前我市中稻已进入分蘖期,早稻进入抽穗期,水稻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叶瘟、稻纹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稻秆蝇等,总体发生程度轻,预计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

2.当前我市玉米为出苗期至大喇叭口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螟、蚜虫、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白斑病和锈病等,总体为轻发生。预计主要病虫害中等发生,其中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顶腐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以及玉米病毒病等,在局部地区有暴发危害情况发生。

3.草地贪夜蛾综合发生程度为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持续降雨天气情况将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也利于草地贪夜蛾发生,预计草地贪夜蛾总体为中等发生,中低海拔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区,局部偏重发生。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要指导好农民科学施药,及时落实防控措施,及时抢修灾后病虫监测点、测报灯,及时进行修维护,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严防病虫害暴发成灾。

2.受淹后的作物,要及时冲洗植株,抢晴立即喷洒农药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玉米锈病、灰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

3.加强病虫监测预警,特别做好边境地区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持续做好田间管理,加强防控技术培训,科学指导防治,压低病虫基数,严防大面积病虫害发生,及时发布病虫信息,适时开展应急防治,有效遏制病虫扩散蔓延,实现“虫口夺粮”。

八、地质方面

(一)风险研判

7月是我市强降水集中时段,单点性暴雨、大暴雨等强降水天气过程多发,叠加前期降水影响,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尤其是陡坡下、沟口、谷地内的村镇居民区和建设项目“两区三厂”危险性大。此外还需重点防范因公路、水利水电和林草项目建设、矿山开采等工程建设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持续做好地质灾害“三查”工作,特别是汛期强降雨频发,要重点防范因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特别关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工程建设项目在汛期要注意施工安全,必要时停工停产。

2.强化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能作用,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夯实行业部门责任。按照“管行业就要管地灾”的原则,落实行业管理部门防治责任,时刻巡查、监测重大隐患点情况,加大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中发现隐患问题的处置整改力度,消除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确保汛前准备工作充分落实。

3.充分发挥驻县联乡技术单位作用,强化技术力量,扎实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巡查、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落实防灾减灾责任做好隐患问题的处置整改工作。各县(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要指导和监督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治工作。要加大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中发现隐患问题的处置整改力度,消除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确保汛期防范准备工作充分落实。

5.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做好已建成 703处监测预警项目的运行维护,保证每年度各个标段的设备在线率汛期不低于95%、非汛期不低于90%。同时,充分发挥好2028个隐患点 2488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作用,强化针对在册隐患点的巡查、监测、预警工作,筑牢“人防+技防”的地质灾害安全防护网。

6.严格汛期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加强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密切关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暴雨预警”和“1262”精细化预报信息,畅通“叫应”链条,确保预警信息逐级调度、提醒、核实、反馈到位。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等各项准备,强化提前避让、临灾转移避险工作,遇到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上报。

九、文化旅游方面

(一)风险研判

7月进入汛期、暑期,全市涉旅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相对增加,局部景区景点道路、涉旅、文物保护单位地质灾害风险偏高,区域性洪涝极端气候发生可能性增大。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加强突发气候极端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防范,督促景区景点等重点文化旅游单位完善重要设施安全综合防范责任制,确保防灾物资、人员队伍和值班会商制度落到实处,及时推送气象信息,加强预警准备情况以及存在的风险隐患、安全转移措施落实,防范化解灾害风险隐患,确保安全。

2.提前研判,强化应对措施。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预判信息,召开抗震防灾、防汛、地质灾害、极端气候等专题会议,指导行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强化防范应对措施。

3.7月“云南省第六届彩云奖”在临沧市举办,联合组织开展行业辖区监管旅游设施的防汛、防自然灾害自检自查,及时查找、整改存在问题和风险隐患,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

4.持续开展涉林旅游项目护林防火、地质灾害、水资源旅游项目综合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依法查处非法 违法行为;重点对A级旅游景区道路、观景点、观光车辆、特种设备、玻璃栈道等防洪水、防泥石流、防坍塌、防雷电、防拥堵、防溺水、水上游乐设施联合检查,景区用电安全、野外火源管控、森林火灾等进行排查,落实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监测、预警和避险转移措施等、及时对旅游景点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及新建和在建的旅游景点景区周边斜坡、沟道等进行隐患排查。按照“早巡查、早发现、早报告、早监测、早处置”的原则,做到组织到位、措

施到位,将责任贯穿到具体排查工作中,明确到岗、到人、到点,组织全方位、全覆盖的隐患排查,发现险情立即处置、报告。

5.防汛预警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加强与气象、水文、工信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能密切关注汛期天气变化、预测预报雨情、水情及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洪涝和地质灾害,切实抓好预警信息,把握防汛地质灾害防灾主动权。强化灾害安全信息预警值班和信息报送。遵循“认真负责、及时主动、准确高效”的原则,严格落实重点时段和节假日期间领导带班和汛期每天 24 小时值班制度,落实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应急报告要求制度,积极主动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信息报送,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综合运用“1262”预报

预警转移处置游客,灾情、险情出现后,按照“快速、准确、全面”的原则,按程序、按规定,准确上报灾情,力争做到时间、地点、人物及信息来源清楚,已采取措施及趋势研判 清楚,游客救治和救援情况清楚,参与现场处置人员及其通联方式清楚。

十、总体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自觉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松懈、不麻痹、不心存侥幸,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坚决消除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有效管控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二)突出防范重点,加强雨情水情汛情监测预警。7月份我市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多发,局地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高,旱灾和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较低,农作物病虫害局部偏重发生,经济林病虫害一般发生。需特别关注暑假期间交通运输、户外出游等的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同时重视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要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和会商研判,精准发布暴雨、洪水预警信息,坚持关口前移,强化高级别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落实临灾预警直达基层一线,确保既要“叫醒”也要“叫应”。

(三)压实落靠各方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各级防指要加强指挥调度,完善应急预案,建强指挥体系建设,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排查检查、强化分析研判,对于本行业领域、辖区的主要风险点要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要进一步完善灾害联运应急处置流程、确保预警信息发布早、传递快、做到精准预报、及时响应、准确应对。

(四)保持应急备战状态。要切实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发生事故险情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和处置。随时做好“打大仗、打硬仗”准备,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和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果断决策、科学应对、高效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