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雷电天气多发、频发, 据气象资料统计, 历年年均雷暴日数达80天以上,极值达 154天, 是全国雷电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群众防雷意识淡薄、防雷工程措施薄弱的农村地区,雷击致死、致伤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为切实解决防雷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气象局主动履职,多举措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雷电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加密农村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等站网建设,充分利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现代化气象科技手段,密切监视强对流天气,强化雷电监测、预报业务;建立“农村防雷重点服务对象短信服务群组”,通过电视天气预报、手机短信、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向乡(镇)政府、村委会、学校、企业相关人员以及乡村气象信息员发布雷电预报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防范应对措施。
二是科学制定雷击区划。根据雷电监测历史资料,利用自然断点法,对全市雷电易发区进行划分,并提出相应防御指南,形成《临沧市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划分》向社会公布,为我市防灾减灾规划制定、重大建设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城乡规划选址、生态环境建设、旅游景区开发、农村雷电灾害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雷电防御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山区雷电灾害风险普查,及时开展雷灾调查鉴定;积极争取省级防灾减灾建设项目,先后在云县永胜、沧源翁汀、凤庆界牌和新林等地实施“农村雷电防御示范工程”,并逐步向其余雷电灾害高发区延伸,加快推进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网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充分发挥防雷减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趋利避害”作用。
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提升防雷避险意识。积极开展防雷科普知识宣传“进农村”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建盖新房时安装符合规范的防雷设施,户外劳作时采取科学的防雷避险措施,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对雷电危害认识不足,缺乏雷电防护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问题,切实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肖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