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沧源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发布日期: 2024-07-31 18:46 信息来源: 临沧市民族宗教委 浏览次数: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探索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聚力画好“同心圆”,共筑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民族工作委员制、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民族工作。建成“班洪抗英纪念馆”、“班老回归主题公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设立“老支书宣讲站”,打造民族团结主题公园、街区,挖掘宣扬“时代楷模”鲍卫忠、云岭楷模10位老支书群体等先进事迹,讲好“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傣族让坝佤族让山”等民族团结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班洪抗英遗址园被命名为云南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3所学校被命名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积极探索开展“党校+基地+N”机制,建成以维护好民族团结为主题的2条沉浸式体验现场教学路线,2023年,班洪抗英遗址园共接待各级团体单位和观光游客246批次4759人次。

齐心浇灌“团结花”,共促认知认同。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各族青少年交流、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三项计划”,推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以民族节庆为载体,以康养“老宝贝”计划、60周年县庆等节会活动和“幸福边境”系列文体赛事,搭建促进各民族沟通交流的友谊桥梁,增进“五个认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进景区创建工作,在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建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传站”,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精品线路和新业态,在旅游活动中带来了商贸交往、文化互鉴、情感沟通。深层次挖掘红色资源,《阿佤人民幸福歌》《老支书的家国情怀》等50多个文艺作品成为强化“四个与共”的精神食粮,《佤族民歌》《佤族医药》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佤山少年合唱团、佤山管弦乐团成为“三交”的靓丽名片。

携手奋进“幸福路”,共享发展成果。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石榴红”工程、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工程,编制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十四五”规划,出台关于把沧源建设成为“三好”示范县的决定,制定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目标化、项目化、责任化、制度化。培育糖、茶、牛、烟、蜜等10个“亿元”产业,“沧源黑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建成河南中烟“黄金叶”品牌专属烟区,产值破亿元。探索“541”旅游发展利益分配机制,2023年,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同比增74%,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23个沿边行政村(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372元,高于全县农村平均水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