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凤庆县安石村的荣誉室里又多了一块含金量很高的荣誉牌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这个村还是全国文明村和全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好生态带来好风景、好风景带来好“钱景”的真实写照。
早些年前的安石村人多地少,环境恶劣。老百姓之间流传着“有女莫嫁安石铺”这样一句话,该村以种粮种茶为主,年年种粮年年买粮,茶叶品质不好、产量不高。
为改变现状,安石村提出了生态立村、绿色发展的理念。2002年开始发动村民种植高优生态茶,通过退耕还茶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19年前,不种粮食种茶大多村民难以接受。有一部分老人想不通。老人们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村干部就带头去做工作,带头去种。”李大进是当年推广高优生态茶的老支书,当时他第一个带头在自家地里种上了高优生态茶苗。李大进说,当时粮食种下去,基本上没什么收入,而种茶再差每年也会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李大进和几个示范户的带动下,村民们逐渐接受了高优生态茶这一“新事物”。接下来,村里又动员大家在茶园和房前屋后套种核桃、桃子、李子、柿子、胭脂果、茶花等特色经济林木。这种林茶套种模式的推广,使全村的生态环境大改观,也让村民的收入大幅提升。 “从生态环境来讲,山绿了,水也清了;从经济收入来讲,种传统粮食的时候,亩产只有500元左右。”李大进说,林茶套种模式后,亩产值达到5000元左右,在原来基础上翻了8番。
在安石村有一种红得发紫的特色经济林果,当地人称之为山李子,学名叫胭脂果。村民李庭君家就是山李子种植加工大户。这一季的山李子已经为他家带来了30000多元的收入。
安石村在兴产业绿家园的基础上,拉长生态产业链。去年引进了旅游文化公司,完成旅游基础设施投资4000多万元,并通过提升旅游“八大要素”品质,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村民实现了从“卖林果”到“卖体验”的转变,安石村成功将山水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滇红第一村”旅游文化公司负责人李俊男介绍,公司以安石村为核心,依托自然生态景观和茶旅文化相结合,制定深度游、精品游和一日游的旅游观光路线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公司通过景点、农产品销售、茶文化体验和茶叶销售来营造乡村旅游气氛,带动农户增收800余万元。
有了公司的助力,安石村绿色生态画卷越铺越大、越描越美,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来安石村旅游的深圳游客孙晶说,来到安石村后被这里的景观征服,这是一种寻美寻茶之旅。
生态美了,产业兴了,农民富了。安石村生态立村、绿色发展铺就生态惠民的路子越走越宽。2020年,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8元,是2002年退耕前786元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