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宝典资料免费香港六宝典资料免费公报

香港六宝典资料免费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18条措施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3-14 11:11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临政办发〔202359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临沧市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18条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1225  

(此件公开发布)




临沧市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18条措施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2330号)《中共临沧市委办公室 香港六宝典资料免费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贯彻云南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办通〔2023113号),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资源集成、人才兴医、人民满意,加快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着力推动临沧市中医药振兴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具体措施:

一、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

(一)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临沧市中医医院(佤医医院)建设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经费保障、专科学科建设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95%以上的公立综合医院、7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基层中医馆建设全覆盖,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达5%以上,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落实中医药服务价格、医保支付向中药制剂及中医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倾斜政策,提高中医药治疗方法、技术医保报销比例。(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排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临翔区、凤庆县、云县、双江自治县4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争取达到国家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到30%以上。持续强化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建设好市级中医临床医学分中心,争取市中医医院风湿科、康复科成为省级中医临床重点学科。高质量推进24个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争取省级对临翔区、云县、凤庆县中医医院急诊科能力提升项目的支持。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实现全覆盖。阶梯式推进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2023年云县、凤庆县、双江自治县中医医院完成老年医学科建设,2025年临翔区、永德县、镇康县中医医院完成老年医学科建设,提升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积极向上争取治未病科建设项目,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建设市中医医院、临翔区、云县、凤庆县、永德县、沧源自治县、双江自治县、镇康县8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向基层新增推广不少于l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建设2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和康复科,提升中医馆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康复回基层。遵循国家卫生健康信息化相关标准,积极推进临沧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各县区以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将中医医疗机构规范接入,整合业务系统,数据共享互通。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强化信息化人才培养。(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实施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

(三)创新建设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落实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措施,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范围。落实国家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政策措施,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协同团队。在综合医院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依托市级医疗机构人才优势,支持鼓励医疗机构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聚焦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结合实际遴选病种开展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整合资源、协同攻关,探索研究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

三、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到2025年,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到0.62人。强化学历教育,推进高、中等院校中医类别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中医专业人才。加强毕业后教育,临翔区中医医院建成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临床技能中心。做实师承教育,依托全国青年岐黄学者、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省级名中医、兴滇英才名医建设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支持每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建设1—2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培养60名中医药传承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加快高层次人才引培,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临床重点学科团队、博士、具有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吸引省内医学院校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留临工作。与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医疗卫生人才专项、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带头人等相衔接,加强医学高端人才、医学学科带头人、医学后备人才培养。积极选派人员参与省级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骨干医师培训,力争每年有1—2名具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骨干医师全脱产到省外研修,力争培养10名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积极组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基层中医馆骨干培训,持续开展中医药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支持确有专长人员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引导和鼓励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5年)或者经多年(5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报名参加云南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合格后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根据西医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方案要求,积极选派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工程

(七)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市内外科技力量,组建临沧市中医药(佤医佤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立专家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产业技术攻关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有效技术和人才支撑。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统筹中医药科技资源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八)鼓励中医药重点项目研究。鼓励支持市内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大专院校合作开展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以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为原料的各类药膳、药酒、药茶、健康饮品、保健食品等营养健康产品开发,推广运用针对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食养指南。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具有抗氧化、减肥、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养护皮肤等功能的系列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鼓励开展临床疗效好、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研发。(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实施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

(九)强化中药材质量安全。坚持质量为先,严格质量把控,在绿色生产、优质种苗、质量标准、市场监管上下功夫。以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为核心,以道地药材的深度开发、传统名优中成药开发为重点,发展绿色、有机中药材种植。推广绿色仿野生种植、强化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扶持推广中药材林下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严格规范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药肥使用管理,分区域、分品种制定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构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落实中药材种植和加工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推进中药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良种引进、筛选、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研究和试验示范,筛选一批适宜种植、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宗药材品种,定品种、定产地进行示范种植,建设一批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实现种苗供给自主化、优质化、高端化。到2025年,建成9个良种繁育基地,发展适宜种植中药材品种50个,引进200个中药材品种,开展试验种植,筛选适宜种植品种。以临沧道地药材和民族药为重点,以加强中药材原料标准体系建设为目标,按照生态环境适宜、品种品质优良、发展基础较好、综合效益明显的原则,加强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云药之乡提质增效,采取野生抚育种植”“仿生种植等种植模式,建设一批中药材良种选育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推进GAP、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等认证。鼓励经营主体注重科技创新育、繁、推一体化发展。重点推进适合在临沧本土种植的滇龙胆、云茯苓、滇重楼、三七、仙茅等林下中药材品种规模化发展,不断做大诃子、滇鸡血藤、石斛、滇黄精等一批有特色、经济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药材品种。建立多部门分头负责与协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到2025年末,全市中药材绿色认证基地面积达3万亩以上、有机认证基地面积达1万亩以上,推广绿色仿野生种植5万亩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十一)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争取中医药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传习所、非遗工坊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50%的二级以上中医院建设中医药文化体验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打造示范中医馆、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二)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播。鼓励和支持中医师、中医爱好者、新闻出版工作者、中医药大学学生和离退休中医人等多元社会人群积极参与,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闻宣传矩阵,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通过系列传播推广活动,营造全社会读中医、爱中医、用中医、信中医的良好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实施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

(十三)建设中医开放发展平台。立足全市,面向全国以及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作用,大力开展对内对外合作,以市场体系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商贸国际化发展为重点,构建中医药产品商贸体系。依托中国西南及南亚东南亚中医药、民族药等资源,重点在临翔区建设面向全国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及南亚东南亚生物医药辐射中心,在各县区建设生物医药集中交易市场。加强临药名品宣传推介,通过南博会、商洽会、药交会及论坛、对接会等各类平台和交易会搭建品牌展示平台,加大临沧中医药企业、品牌、产品等要素的推介力度,提高临沧特色资源和产品的知名度。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宣传临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特色、成效及产业领军人物、企业家等。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临沧得天独厚气候和健康养生优势,吸引更多人到临沧市休闲度假和投资,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云药之乡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市外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四)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支持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国外有关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支持镇康县、耿马自治县、沧源自治县三家边境中医医院利用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加强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传统医药、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领域交流与合作,加强对缅北地区的医疗辐射能力建设,重点从建立国门医疗联合体方面着手,以境外患者入境就医、医疗人才委托培养、边境疾病联防联控等方面深化合作交流,助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外办、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八、实施中医药保障工程

(十五)强化项目实施。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纳入临沧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充分发挥中医药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作用,每年至少研究1次中医药发展工作,明确工作任务、细化政策措施,全力推动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各县(区)、各项目单位要强化主体责任,精心实施项目。

(十六)做好资金保障。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振兴发展,各县(区)人民政府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投入及拨付力度。

(十七)加强监测评估。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根据省级评估方案,配合开展重大工程实施动态监测和评估,强化全周期监测,增强评估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强评估结果应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十八)强化宣传解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的宣传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增强公众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认同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对中医药的认可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