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气温回暖,是致病微生物滋生的活跃期,食物中毒风险进一步增加,为防范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香港六宝典资料免费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春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如下:
一、预防食用野菜中毒
不随意采食、出售、购买不熟悉、难以识别或来源不明、有异味、霉烂,以及生长在喷洒农药、施用化肥的庄稼地里的野菜。不生食野菜,野菜需要经过浸泡、蒸煮、烹调等方式处理后再食用。不要盲目迷信某些野菜的“养生”“药用”“治疗”功效。应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或单一类型大量食用。比如:车前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抽搐,蒲公英、鱼腥草食用过量可能引起胃寒者胃痛,马齿菜食用过量可能引发低血糖症状。
二、预防食用野果中毒
野外游玩,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果,以免中毒。如:名为“马桑果”的野果,与桑葚外表相似却极其危险,误食马桑果青果15—60克即可致中毒,中毒者多在食用后30分钟至3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头痛等症状,病情严重甚至导致中毒者呼吸停止或心搏骤停引发死亡。一旦发生误食野果中毒,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不能心存侥幸延误抢救时间。
三、预防食用有毒蜂蜜中毒
食用普通蜂蜜、蜂蛹一般不会导致食物中毒,但食用了含毒蜂蜜、蜂蛹会导致中毒。蜂蜜中毒大多是因为蜜蜂误采集了有毒植物,或者食用了其他有毒昆虫造成的。野蜂采集的花粉较复杂,往往混有有毒植物花粉,有毒花粉含有的生物碱会造成中毒。家养蜂在有毒植物大量开花季节,亦有可能采集有毒花粉酿蜜,同样可能引起食蜜者中毒。最常见的有毒植物包括雷公藤、昆明山海棠、洋地黄、附子、曼陀罗、钩吻和夹竹桃花等。误食有毒野生蜂蜜在0.5~24小时即可感到发病。相关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便血、心悸、胸闷、蛋白尿,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中毒症状常因蜂蜜所含毒素不同而异。
四、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
广大群众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霉变或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食用,不要多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野生菌,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五、预防食用草乌、附子中毒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工、出售、食用以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包括自行配制的药酒及其他食品)。做到不参与、不邀约、不聚众煮食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
六、严防问题散装白酒中毒
严禁在任何集体聚餐中提供家庭自酿酒或散装储藏酒。不购买无产品标识、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的散装白酒,切勿购买、饮用私自勾兑和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谨防误食醇基燃料中毒,餐饮经营者、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不能将醇基燃料与食品(特别是酒类)一起存放,醇基燃料使用前和使用后要及时收存,不得放在餐桌或有食物的地方,以防误食中毒。
七、预防学校食堂食物中毒
学校(含托幼机构)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加强学校食堂等场所的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规范加工制作过程,严格食品留样,加强清洗消毒和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预防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严禁学校食堂加工制作豆角、四季豆、黄花菜、发芽和青皮土豆、野生菌、自制豆浆等高风险食品,严禁制售凉菜和外购熟食凉菜,严禁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八、预防农村集体聚餐食物中毒
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工地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婚丧宴请等集体用餐单位,要严格执行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制度,严把原料采购、加工、贮存关,应采购和加工新鲜食材,严格执行原料采购验收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格食品储存管理,严格餐饮具清洗消毒,食物留样备检保存48小时以上,严禁加工制作食用野菜、野果、野生菌(含其制品)、四季豆类、发芽或青皮土豆等容易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
九、各县(区)人民政府对预防食物中毒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和通告形式,向社会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特别是要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做好野生菌、野生蜂蜜、散装白酒中毒的危害及预防宣传。同时,做好应急准备,落实值班人员,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须全力组织应急救治、查清中毒原因,并按照“一事三报”(初报、续报、终报)的要求,及时上报市政府食品安全办,不得出现隐瞒、谎报、漏报、瞒报情况。
香港六宝典资料免费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