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公开
临农函〔2024〕21号
市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第二学习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用好“返家乡”大学生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第05030076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综合团市委、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是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工程。2023年全市累计开展现代农民培训2708期19.49万人次,全市2413个新型经
营主体采取股份、订单、劳务、租赁等多种联结方式,与9.18万户脱贫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确保持续稳定增收。
二是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全市共有国家三区科技人才86名、省级科技特派员260名,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团7个在全市8县(区)582个村开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服务助农增收。实施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工程,被认定为省级乡村工匠名师3人,认定市级乡村工匠名师52人。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累计培育致富带头人4274名,实现每个脱贫村培养3—5名致富带头人目标。2名青年创业人才荣获第十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
三是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教师方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实行职称评审方面的特殊政策,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乡村卫生健康人才方面,明确人员编制、人才招聘、人才激励等方面政策,加强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待遇,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方面,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人才下乡服务,完善专业人才扶持政策。乡村规划建设人才方面,支持熟悉乡村的规划建设人才参与乡村规划建设,实施乡村本土建设人才培育工程。
四是加快培养乡村治理人才。加强乡镇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实行乡镇编制专编专用,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以及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公务员考录政策。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和村“两委”成员资格联审机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进一步加强选调生工作,鼓励各地多渠道招录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吸引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专业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入乡人员参与社区服务。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农村经营管理队伍,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加强农村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下沉,加快培育“法律明白人”,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全面吸纳你们的宝贵意见,扎实做好“返家乡”大学生力量赋能乡村振兴有关工作,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建立返乡大学生信息对接平台。会同市教育体育局建立信息对接平台,让返乡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乡村的需求、资源和政策信息,同时也能让乡村了解大学生的技能和专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加强返乡大学生创业培训指导。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等部门,将有意愿回乡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大学生纳入技能培训参训对象,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指导、市场分析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乡村环境。
三是强化返乡大学生兼职锻炼。通过聘请返乡大学生担任乡镇、街道团委(团工委)、村(社区)团支部等基层团组织兼职干部等方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工作,承担“智慧团建”等共青团基层建设的具体工作,补充基层青年工作力量。
四是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按照“团中央统一规划,省级团委统筹指导,市、县团委自主实施”和“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引导本地在外学子返乡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一专一站两联”工作,按照就近原则,积极联络各基层组织团组织负责人、团代表,带领各“返家乡”大学生下沉至村(社区)一线,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五是“每年招募400-600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分配到基层一线服务乡村振兴,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等岗位。”。
以上情况是我们根据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向你们汇报的一些工作情况,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和加强,下步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整改存在问题,落实好每一项建议措施,同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重道远,仍需你们的参与及监督,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为我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2024年6月25日
(联系人及电话:板建美,212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