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盯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不断提高全市特色资源转化能力,借力“科技入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入滇”实施以来,临沧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科技入滇”工作,切实把“科技入滇常态化试点”工作作为加快推进临沧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3年来累计完成“科技入滇”签约项目65项,签约资金1.36亿元,“科技入滇常态化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3年来,临沧共组织市、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人员56人(次)赴中国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开展“科技入滇”技术需求和项目宣传推介对接6次。组织开展“科技入滇进临沧院士行活动与院士恳谈会暨院士专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会”3次,邀请院士11人次、专家团队100余人次到临沧。通过开展“院士临沧行活动”,围绕可持续发展、甘蔗产业、核桃产业、临沧坚果产业、茶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畜牧业、水资源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现场调研,召开院士恳谈会为临沧产业发展问诊把脉,提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云南省科技入滇常态化机制试点州市”实施以来,全市共完成《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南省农林碳汇创新开发及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产业链规模化创新开发云南临沧生态产品:核桃、茶叶、咖啡等系列绿色健康饮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合作签约项目65项。一批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有力推进了地方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临沧市林科院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建设的“张守攻院士工作站”,项目紧扣临沧林果产业生产实际,开展核桃、坚果品种选育工作,筛选出临宝核桃品种1个和临坚5号、临坚47号坚果优良单株2个,在临沧市推广应用;开展的林下作物高产高效栽培及其土壤生态保护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有效降低病害发生及抵制杂草;坚果副产物壳炭制备技术开发取得突破,为制备定向吸附碳基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开发出坚果油、坚果功能蛋白饮品、坚果油化妆品3个新产品;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项,制定技术标准或规范化规程14项。临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和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实施“临沧市肉牛改良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制完成临沧市肉牛改良与产业发展技术方案;健全完善市级肉牛冻精改良中转站,新建肉牛冻改点13个,建成12个规范性冻改点,引进西门塔尔等优质冻精4万粒,完成肉牛冻改8.72万头,受胎率88%,产犊成活率90%以上;测定地方优势饲草料资源11种营养价值和风险因子数据,建立饲草料营养价值数据表1个;研发优质饲料关键技术3项,集成饲养技术1项;推广优质牧草种植11200亩;完成冻精配种8.72万头,繁殖冻改牛7.42万头,实现产值10.13亿元。
按照“建设一个工作站,形成一支团队,培养带动一批人才,促进一项产业,服务一方经济”的思路,积极搭建平台招才引智,柔性引进院士7人、专家47人。累计认定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27个,其中院士工作站5个、专家工作站22个,申报2024年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27个,其中院士工作站2个、专家工作站25个。依托云南省农科院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引进云南省农科院博士(研究生)44名到3个边境县挂钩开展服务。遵循“引育并举,刚柔并济”的原则,用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带动本土人才的发展,累计入选省级“两类人才”19名、省级创新团队1个,累计培育市级科技创新人才64名、市级创新团队13个。通过项目实施,搭建科技人才“大舞台”,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7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9户、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445户,积极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了云南省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
2022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3.53亿元,同比增长36.29%。3年来,突破具有重大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32项,开发新产品98个,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31项,为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