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公告2020年第36号)。编制组专家就公告的发布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进行了解答。
问:在生态环境部组织领导下,2012年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公告2020年第36号发布前称为“环境与健康素养”)工作。在此,请介绍一下《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相关工作背景。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朱忠军: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身体健康,既需要政府重视,也需要每个公民身体力行。动员公众力量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身体健康,也是最具普惠性、最有效率的措施。系统普及相关理念、知识、行为和技能,开展素养提升工作非常必要。
2013年9月,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提出环境与健康素养概念,围绕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筛选出30条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内容。公告发布后,原环境保护部开展了宣传普及工作,2017年6月发布了《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技术指南(试行)》。2018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完成了首次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2019年7月,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工作纳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任务分工,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2013年版本基础上研究修订形成《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及其释义。本次修订,考虑历史的延续和现实工作用语的变化,将“环境与健康素养”修改为“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指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健康风险防范必要知识,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并具备一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行动能力。
问:《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主要包含哪些内容?与2013版相比做了哪些修改,如何保障修订前后居民素养水平测评结果具有可比性?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陈昱:《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设置了30个条目,其中:基本理念7条,强调正确认知、科学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突出预防理念和责任意识;基本知识13条,涵盖空气、水、土壤、海洋、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辐射、噪声多个方面;基本行为和技能10条,包含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相关信息获取、理解、运用及应急、监督、维权等技能。
本次修订时,对原环境与健康素养定义进行了调整,仍然保持理念、知识、行为和技能的基本构成,强调知信行合一。在基本知识中新增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的关注,在基本行为和技能中扩充了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内容。但总体上,《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主要是对2013版中存在交叉的内容进行了整合、重新分类,进一步完善逻辑关系,内涵和总体框架与2013年版基本保持一致,保证了工作连续性以及素养测评结果的同质可比性。
问:2018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我国首次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现更名为“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调查结果12.5%作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基线水平。这个调查是如何开展的,除12.5%外,还有什么发现吗?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陈昱: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组织完成了“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调查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覆盖15省(区、市)的90个县/区、180个村/居委会,对我国15~69岁42015名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1404份。调查主要结果如下:
一是2018年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2.5%。也就是说,平均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不足13人具备了基本的环境与健康素养。
二是不同群体间差异明显。城市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分别是16.9%和8.1%;男性居民素养水平高于女性,分别为13.9%和10.9%;20~29岁人群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18.3%。在城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人群中,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增高而明显升高。
三是科学知识素养水平低是素养水平提升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分类素养看,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分别为25.3%、5.8%和25.4%,基本知识素养水平远低于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科学知识素养水平低的问题尤为突出。
问: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行动目标,2022年和2030年我国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下一步,在提升居民素养方面会有哪些行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朱忠军:从调查结果看,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一是需要进一步筑牢基本理念。调查中有些问题尽管正确回答率比较高,但也值得关注。比如,对“良好的环境是生存的基础、健康的保障”等问题的正确回答率较高(正确回答率接近80%),这是比较好的,但也有近20%的受访对象不能正确认识环境与健康的基本关系,理应所有人都具备这些最最基础的认知,基本理念仍需加强。
二是需要加强基本知识方面的传播。空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众多因素是日常生活中要面对和关注的问题,已有调查内容都有所涉及。尽管问题不难,但要了解如此多的相关科学知识,确实不容易。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还是个新的领域,围绕环境与健康话题,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做好沟通对话。
三是在各年龄段人群,15~19岁居民基本知识分类素养水平中最低,仅2.2%。这一人群绝大多数为在校青少年,不能忽视青少年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还应加强对风险、暴露等基础科学概念、基本科学知识的理解,以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理念。
四是农村居民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对各项问题的正确回答率也显著低于城市居民,这与人群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宣传普及覆盖程度等有关,开展素养提升工作应努力走进乡村、深入村居。
为做好素养提升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根据2018年调查发现,起草了《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了“建立素养提升工作体系”“加强素养科普能力建设”“传播普及知识、行为和技能”“开展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沟通”“大力提升农村居民素养”“关注提升青少年素养”“建立监测评估系统” 7项行动。该方案现已印发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组织实施。
问:公众对环境与健康问题日益关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环境健康风险沟通机制”的要求。提升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对于建立环境健康风险沟通机制有什么作用吗?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朱忠军:促进公众理性认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高风险交流效率和公共事件应对能力,是开展“素养”提升工作的重要目的。已有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风险、暴露等有关基础科学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比较低。如果公众普遍掌握了这些有助于正确判断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础科学知识,将有助于提升风险沟通的效率,有利于澄清并避免谣言传播、化解邻避效应等环境有关社会问题。
对风险、暴露等知识的掌握,是理解并采取措施防范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础。比如说暴露,没有接触就没有伤害,受到影响的大小和暴露时间、暴露量相关;另外,风险时时刻刻与我们相伴、谁也躲不开,只能尽量将风险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而相对安全就是可接受的风险;风险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理解风险、如何防范风险,使之对健康的影响处于可接受水平。下一步,需要结合常见热点问题,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加强环境健康风险沟通工作,引导对风险因素的理性认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源文地址:http://www.mee.gov.cn/zcwj/zcjd/202008/t20200810_7932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