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认识。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在各种自然灾害中称为“群灾之首”,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目前面临的严峻、复杂震情形势,深刻汲取四川汶川8.0级、芦山7.0级等中强地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深刻教训,本着“内紧外松、防患于未然”的原则,认真检查落实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按照“防大震、救大灾”的要求,切实做好防震应急准备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强化措施,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一是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地震部门要进一步制定周密方案,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震情趋势的跟踪监测,特别是要强化对地震危险区、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跟踪研判,力争作出科学的震情预测,在震前能有所察觉和防范;二是增强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严格执行云南省强制性标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分类》(DB53/276-2008),依法加强对重大、重要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的评价管理,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纳入基本建设的审批程序。对于一般建设工程,要严格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设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按照《中国地震局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要求,提高一个等级进行设防。同时,要进一步推进减隔震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科技对防震减灾的贡献率;三是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要结合当前防震减灾工作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加强在组织、预案、队伍、物资等方面的抗震救灾准备。根据新修订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要求,迅速启动《临沧市地震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市级承担抗震救灾任务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修订完善部门地震应急救灾预案,并适时组织开展演练,进一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四是提高公众防震避险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强化部门协作,统筹宣传资源,提升宣传效果,逐步推进防震减灾教育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信息发布、新闻报道的组织协调,建立健全重大地震灾害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提高新闻单位的地震突发新闻报道快速反应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为防震减灾营造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协同作战水平。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完善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密切协同的工作机制。把防震减灾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健全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督促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支持,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防震减灾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经费投入机制;二是不断完善军地地震应急救援协同机制,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队伍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防震减灾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防震减灾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科学的防震减灾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制度,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责,加强督办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强劲的防震减灾综合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