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czj33/2022-00076
发布机构:
临沧市财政局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2-03-03

临沧市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监督索引号53090000400010000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十五)

  关于临沧市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2月17日在临沧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临沧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临沧市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临沧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临沧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在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批示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严格执行临沧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预算草案的决议,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以更大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兜牢“三保”底线,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2021年预算收支情况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7943万元,为年初预算493600万元的100.9%,同比增长3.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7084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40859万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33399万元,为年初预算2824200万元的79.1%,为预算调整数2230000万元的100.2%,同比下降19.3%,剔除不可比因素,同口径增长12.5%。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794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6111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30975万元,上年结转27860万元,调入资金31400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116万元。收入合计3149018万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3399万元,上解支出4518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222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917万元,调出资金37225万元。支出合计254592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603097万元。结余结转的资金,2022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2021年,因列支政策调整,形成的结余结转规模较大。

  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2563万元,为年初预算96700万元的106.1%,为预算调整数100700万元的101.9%,同比增长9.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780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54763万元。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57388万元,为年初预算406200万元的137.2%,为预算调整数538500万元的103.5%,同比增长40.3%。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省级补助国道219线项目交通运输共同事权转移支付调整至市级列支。

  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56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6111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30975万元,上解收入49905万元,上年结转14191万元,调入资金7223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658万元。收入合计2539643万元。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7388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67760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支出1477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74178万元,上解支出4518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4万元,调出资金11412万元。支出合计251548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4157万元。结余结转的资金,2022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63871万元,为年初预算247567万元的106.6%,同比增长39.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幅较大,主要是土储、高速公路专项债券项目形成的收入大幅增加。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80032万元,为年初预算216414万元的221.8%,同比下降78.3%。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减幅较大,主要是2021年获得上级转贷的新增专项债券规模较上年减少。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本年基金收入26387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4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97700万元,上年结余17072万元,调入资金44518万元。收入合计745561万元。本年基金支出480032万元,上解支出90万元,调出资金9770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6700万元。支出合计64452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01035万元。结余结转的资金,2022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因专项债券项目进度较慢,形成结余结转规模较大。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42619万元,为年初预算158171万元的90.2%,同比增长39.4%。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幅较大,主要是土储、高速公路专项债券项目形成的收入大幅增加。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81734万元,为年初预算154036万元的53.1%,同比下降95.7%。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减幅较大,主要是2021年获得上级转贷的新增专项债券规模较上年减少。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本年基金收入14261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4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97700万元,上年结余12699万元,调入资金11412万元。收入合计586830万元。本年基金支出81734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218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支出397700万元,上解支出2146万元,调出资金1250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0000万元。支出合计57627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0560万元。结余结转的资金,2022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602万元,为年初预算317万元的189.9%,同比增长93.6%。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增加的主要是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逐步规范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的结果。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9万元,为年初预算246万元的15.9%,同比下降85.4%。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减支的主要原因是市属国有企业正在整合组建,相应改革费用未完成结算,暂未列支。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1万元。收入合计673万元。本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9万元,调出资金602万元。支出合计64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2万元。结余结转的资金,2022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602万元,为年初预算317万元的189.9%,同比增长93.6%。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增加的主要是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逐步规范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的结果。本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由于市属国有企业正在整合组建,相应改革费用未结算,本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无支出。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1万元。收入合计67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71万元,调出资金602万元。支出合计673万元。收支相抵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59729万元,为年初预算1255771万元的100.3%,同比增长14.9%。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收统支,调剂金收入大幅增加。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164880万元,为年初预算1154775万元的100.9%,同比增长12%。支出增长较快,一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调剂金收入增加,相应支出增加;二是向群众提供的免费疫苗及疫苗接种服务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列支。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基金保险费收入427443万元,利息收入1107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75511万元,其他收入4493万元,转移收入8947万元,委托投资收益236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00399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29496万元。收入合计1259729万元。本年保险待遇支出514654万元,其他支出20326万元,转移支出1218万元,购买大病保险支出14950万元,稳岗返还支出456万元,技能提升补贴支出138万元,劳动能力鉴定支出1万元,工伤保险预防费用支出3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75866万元,上解支出337241万元。支出合计1164880万元。收支相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9484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35276万元。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33877万元,为年初预算526671万元的101.4%,同比增长26.4%。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收统支后,调剂金收入大幅增加。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98225万元,为年初预算458127万元的108.8%,同比增长26%。支出增长较快,一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调剂金收入增加,相应支出增加;二是向群众提供的免费疫苗及疫苗接种服务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列支。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基金保险费收入45154万元,利息收入503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26005万元,其他收入3529万元,转移收入12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4533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29496万元。收入合计533877万元。本年保险待遇支出82638万元,其他支出16971万元,转移支出25万元,购买大病保险支出14950万元,工伤保险预防费用支出3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75866万元,上解支出107745万元。支出合计498225万元。收支相抵,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3565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43418万元。

  以上均为执行数,待省级批复全市2021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报告变化情况。

  (二)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1. 2021年“三保”执行情况。2021年,全市“三保”支出需求146.14亿元(保工资85.51亿元、保运转5.56亿元、保基本民生55.07亿元)。2021年,全市“三保”支出146.14亿元,执行率为100%,其中:保工资85.51亿元、保运转5.56亿元、保基本民生55.07亿元。

  2. 市本级预备费使用情况。2021年市本级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0.35亿元,年度预算执行中安排使用0.35亿元,主要用于新冠疫情肺炎防控、疫苗接种及对外援助经费870万元;地质灾害防治资金238万元;全面落实“三保”责任及“六稳”、“六保”任务等支出2392万元。

  3.2021年全市政府债务限额变化情况。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2021年全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34615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831036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515121万元。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关于核定2021年政府债务限额的通知》(云财债〔2022〕10号),新增专项债券限额391300万元,核定临沧市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73745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831036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906421万元。

  4.2021年全市政府债务余额变化情况。2021年10月专项预算调整后,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4332504万元。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4336542万元,较专项预算调整增加4038万元,主要变化情况为:市级一般债务中外债使用额度增加5123万元,偿还政府一般债务296万元,通过核销存量政府一般债务789万元。

  5.  2021年市级政府债务余额变化情况。2021年10月专项预算调整后,市级政府债务余额为2349872万元。截至2021年12月末,市级政府债务余额为2354804万元,较专项预算调整增加4932万元,主要变化情况为:一是根据省财政厅还本付息通知,实际还本较10月专项预算调整预计减少9万元;二是一般债务中外债使用额度增加4923万元。

  二、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一)全力夯实财政保障基础。面对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全市政府财政部门紧盯目标,努力克服经济下行、疫情防控、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开展各项收入的征管工作,财政收入在困境中实现了持续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79亿元,同比增长3.9%,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在税收收入组织上,强化财税部门协同配合,挖存量、盯增量、清欠税,密切关注税源变化,抓实征管工作,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全年实现税收收入25.71亿元,增长2.4%。二是着力加强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严格按照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规范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有效支撑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非税收入完成24.08亿元,增长5.6%。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持算政治账、长远账,把减税降费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举,精准实施减税降费,形成“水多鱼多”良性循环。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3.91亿元。四是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强化项目储备,2021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48.4亿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力守住“三保”底线。全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始终把保“三保”作为财政工作的红线和底线,坚持“三保”在财政预算编制和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按照国家和省级“三保”支出标准优先落实,建立“三保”预算编制、审核、风险预警、责任落实奖惩机制,制定“三保”工作方案,成立市县“三保”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压实“三保”主体责任,市县签订工资发放承诺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不断夯实“三保”可用财力,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强化“三保”预算执行约束及监控,严格分类管控,强化库款支付监控,确保工资和民生资金得到优先支付,切实有效兜牢“三保”底线。

  (三)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一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和经费保障政策,建立疫情防控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确保上级疫情防控资金在2个工作日内下达。二是健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投入机制,不断加大边境防控维稳、联防联控、实验室核酸检测、传染病医院建设、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的投入,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疫情防控专项经费19.14亿元,其中2021年投入10.87亿元。三是强化资金监管。聚焦疫情防控资金拨付使用中的关键环节,实行全流程监控,开展疫情防控资金核查,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安全、合规、高效使用。

  (四)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财政投入政策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助推乡村振兴。一是积极筹措资金。2021年共下达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9.05亿元,其中市级预算安排1亿元。二是加大财政涉农投入力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确保“三农”投入力度不减、总量持续增加,全市全年累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2.28亿元。三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达“美丽县城”补助资金2亿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费0.63亿元、边疆四位一体建设项目资金0.4亿元,优先安排资金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公共服务及新产业新模式、农业农村补短板强基础、提升宜居环境等项目建设,并落实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24亿元、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2.11亿元等惠农补贴。四是重点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支持开展“旅游革命”暨“一部手机游云南”活动,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工程,安排资金保障美丽公路、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鲜花盛开村庄等以美丽乡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

  (五)全力支持“三个示范区”建设。以“三个示范区”建设为统领,支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一是筹集全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0.61亿元,确保专项债券资金、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统筹整合财政资金等上级补助争取到位,全力服务和保障全市“三个示范区”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二是大力支持工业化发展。按照每年统筹投入不低于3亿元的工业发展资金要求,通过预算安排、争取专项债券等,筹措工业化发展资金3.74亿元,切实促进全市工业化发展。三是支持城镇化建设。市级安排城镇化专项资金0.3亿元,全市争取到位亚微会展中心、城市停车场等专项债券7.57亿元,切实加快临沧主城区、沿边城镇带和云凤临双一体化城镇带建设。四是统筹保障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资金需求。充分利用好省级2.5亿元补助资金,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园、生物创新中心建设和各类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能。五是支持综合交通建设。落实直达资金机制,切实保障国道219线全面推进,镇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云临、临双、临清高速公路分段通车,支持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首发试通成功。

  (六)全力保障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达179.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2%,民生水平持续改善。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教育领域投入61.11亿元,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增长,积极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筹集下达就业专项资金1.52亿元,有效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4.2亿元,有效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转和参保人员的待遇落实;筹措下达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补助资金6.41亿元,切实保障了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三是持续完善卫生领域投入。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可持续的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安排卫生健康支出36.36亿元,筹措并拨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12.02亿元、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4亿元,全市卫生健康及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七)全力做好债务风险管控。一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依法确定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全市各级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限额范围内。二是严控隐性债务规模。全面摸底、彻底清理、依规锁定,制定化债计划,积极化解存量债务,确保隐性债务风险可控。三是制定偿债措施。根据地方财力状况,合理制定化解债务工作计划,纳入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产,落实风险化解目标任务,妥善化解存量政府债务、隐性债务。四是抓住机遇争取债券。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2021年获得新增专项债券39.13亿元,用于医疗卫生、农林水利、文化旅游、城市停车场、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扩内需。

  (八)全力深化财政预算改革。一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九个方面三十条措施,全面推进预算制度改革。二是积极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在省与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总体框架下,科学合理做好市与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出台了医疗卫生、国防、教育、应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实施方案。三是初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将部门和单位所有项目支出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并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实施和绩效结果应用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等全过程,实现绩效一体化,强化结果应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四是预算公开力度不断增强。在全市620家单位(部门)实现100%按时公开的基础上,增加政府债务信息、财政直达资金信息、财政项目信息等内容的公开,财政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五是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奖补及“十四五”财政收入划分体制政策。切实提高县级财源培植积极性,不断壮大基层财政实力。六是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直达资金管严、管活、用准,加强直达资金预算源头管理,全年争取到位直达资金73.06亿元,及时规范分配下达资金,分配下达进度达100%,同时做好资金专项调拨、核算对账、资金监控等工作,切实将中央、省、市关心关怀直达基层。

  2021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各项财政改革取得新成效,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全力克服疫情防控、减税降费等诸多因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较好保障了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运行中面临税源匮乏,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资金运转困难,对上依赖程度高,收支矛盾突出,平衡难度大,债务规模大,还本付息压力大等困难和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临沧进入新发展阶段,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形势和机遇均有新的发展变化,但机遇远大于挑战。

  面临的机遇:一是全市打造“三个示范区”,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以高速公路、市政设施、园区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断加快,行业税源将持续增加;二是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为临沧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全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光伏产业、加工贸易、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产业,带动税收增加;四是中央、省为加快缩小区域间人均支出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较大幅度增加地方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并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

  面对的挑战:一是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全面施行,对全市财政收入持续增收影响加大。二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且大量处于建设期的专项债券项目短期内无法形成收益,政府债务风险压力增大。

  (二)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批示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继续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增强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财力保障;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苦日子要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审核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有效性;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着力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服务保障稳定全市宏观经济大盘、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和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收入预算实事求是,科学预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积极财政政策相衔接,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支出预算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用好存量和增量财政资金,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重点领域投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坚持“注重绩效”的原则。资金管理要提升绩效、强化约束,加快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管理流程,健全绩效约束机制,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各类财政资金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四是坚持“可持续性”的原则。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合理确定财政支出政策和标准,政府债务要合理适度、防范风险,发挥带动有效投资的作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三)2022年财政收支预算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30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497943万元增长3%。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005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2233399万元增长3%。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3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61282万元,调入资金152012万元,上年结转60309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55万元。收入合计3334146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00500万元,上解支出50400万元,调出资金6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6924万元。支出合计237382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960322万元,年终结余较大,主要是全市历年暂付性款项和额度结余大,市县财政实行收付实现制后,库款难以保障财政支出需求。

  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0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102563万元增长10.2%,主要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等非税收入增加。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16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557388万元下降26.2%。主要是省级补助国道219线项目交通运输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大幅减少。

  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61282万元,上解收入49900万元,上年结转24157万元,调入资金3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17万元,收入合计2250256万元。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160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781516万元,上解支出50400万元,调出资金6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740万元,支出合计2250256万元。收支相抵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8616万元,比上年执行数263871万元增长5.6%;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62593万元,比上年执行数480032万元增长17.2%。主要是省级提前明确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00000万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基金收入27861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159万元,上年结转101035万元,调入资金2071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00000万元,收入合计623523万元。本年基金支出562593万元,调出资金3885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7108万元,支出合计60855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4972万元。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8789万元,比上年执行数142619万元下降30.7%。主要是土储专项债券形成的专项收入减少。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5349万元,比上年执行数81734万元增长41.1%。主要是工业园区、边合区加强土地收储形成的对应成本支出增加。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基金收入9878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159万元,上年结转10560万元,调入资金6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00000万元,收入合计338508万元。本年基金支出115349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315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支出200000万元,支出合计338508万元。收支相抵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35万元,比上年执行数602万元增长22.1%。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8万元,比上年执行数39万元增长1253.8%,支出增幅较大主要是上年度市属国有企业正在整合组建,相应改革费用未完成结算,未能列支,支出基数较小。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3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1万元,上年结转32万元,收入合计828万元。本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8万元,调出资金300万元,支出合计828万元。收支相抵平衡。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35万元,比上年执行数602万元增长22.1%。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35万元。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3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1万元,收入合计796万元。本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35万元,补助下级支出61万元,调出资金300万元,支出合计796万元。收支相抵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364887万元,较上年执行数1259729万元增长8.3%,主要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调剂金增加。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221322万元,较上年执行数1164880万元增长4.8%。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基金保险费收入479832万元,利息收入5285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96142万元,委托投资收益7130万元,其他收入77万元,转移收入733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18448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50639万元,收入合计1364887万元。本年保险待遇支出561318万元,其他支出11000万元,转移支出1412万元,购买大病保险支出15044万元,稳岗返还支出1036万元,技能提升补贴16万元,工伤保险预防费用支出5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8569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45748万元,支出合计1221322万元。收支相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14356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878841万元。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64292万元,较上年执行数533877万元增长5.7%,主要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调剂金增加。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94024万元,较上年执行数498225万元下降0.8%,主要是2022年在基金中列支的疫苗补助减少。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情况:本年基金保险费收入46900万元,利息收入1823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32091万元,转移收入79万元,其他收入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275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50639万元,收入合计564292万元。本年保险待遇支出88221万元,其他支出10806万元,转移支出130万元,购买大病保险支出1504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4075万元,工伤保险预防费用支出5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85698万元,支出合计494024万元。收支相抵,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7026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13686万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在2022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和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为确保市本级正常运转,市财政已将上年度结转的支出及必须支付的基本支出下达到各部门。同时,为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按照要求已将省财政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和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及时下达各县(区)财政及市级相关部门。

  四、2022年工作重点

  2022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在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临沧市第五次党代会、经济工作会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全力打造“发展财政、民生财政、效能财政、安全财政”,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围绕“两高于、三争取”的要求,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竭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加强财源建设。积极争取专项债券20亿元以上,加大对园区投入力度,以园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同时稳定巩固提升传统税源,加大力度培植新税源,充分利用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以产业发展带动财源建设。二是加强税费征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税费的分析研判,强化征管措施,切实增加财政收入。三是注重财政收入质量管控。严守非税占比红线,持续提高税收收入占比,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财政运行。四是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让利市场,激活企业发展动力,夯实财政税收基础,同时充分考虑减税降费影响,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目标。五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进一步加大向上衔接力度,力争获得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切实提升财政支出保障能力。

  (二)竭力支持重大战略建设。一是支持“三个示范区”建设。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统筹整合上级涉农资金基础上,市级年初预算继续安排1亿元,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边境小康村、强边固防示范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沿边高速公路建设;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以综合财力补助为引导,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好“五大行动”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支持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做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政府债券的支持,市级安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0.25亿元、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0.15亿元、城镇化项目资金0.3亿元,全力支持全市工业、两个城镇带和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支持打好“三张牌”。统筹资金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市级安排奖补资金0.1亿元,对全市“三张牌”工作开展进行以奖代补,切实提高县级发展“三张牌”的积极性。四是支持“美丽建设”。市级安排奖补资金0.1亿元,切实加快推进美丽县城、美丽园区、美丽公路、美丽乡村建设。五是支持以综合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县县通高”目标,全力做好高速公路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临清铁路、凤庆通用机场等建设。六是支持沿边对缅开放。安排资金0.1亿元,全力支持中缅印度洋海公铁联运新通道常态化运行;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充分利用好内外贸发展补助资金,鼓励企业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不断促进对缅开放“五通”;加快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步伐,积极做好亚行贷款2.5亿美元资金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工作。

  (三)竭力改善民生水平。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强化“三保”责任的落实,加强“三保”监测调度,严格编制和执行“三保”预算,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分析,建立健全民生支出清单、救助和保障机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增强民生政策的普惠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优先支持教育发展。切实履行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财政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继续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持续推动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0.05亿元,积极支持临沧职教园区建设。三是支持稳就业、保就业。落实稳就业和创业扶持政策,统筹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提升等资金,切实推动全市就业水平提高。四是夯实社会保障基础。安排社会保障支出34.91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支持做好殡葬改革,安排0.05亿元,保障殡葬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四是健全完善卫生体系投入。安排卫生健康支出34.36亿元,全面支持公共医疗卫生水平提升,支持公立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健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巩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支持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四)竭力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一是增强债务风险意识,守住债务风险底线。正确处理好举债与发展、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切实强化“红线”“底线”意识,不断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债务与项目资产、收益相对应制度,综合评估政府偿债能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收支平衡机制,实现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相平衡,保障债券到期本息偿付。三是规范新增债券管理。严格按项目投资计划、实施进度、资金需求分年度申请新增债券,防止资金沉淀,强化债券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建立项目跟踪问效机制,通过事前审核、事中监控督查、事后检查评价,对债券资金安全性、合规性和绩效情况进行跟踪。四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持底线思维,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加强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分析,防止高风险地区持续累积债务风险,有效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同时,重点关注影响财政可持续运转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防范地方债务风险。五是继续加大财政往来款清理消化力度。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强化预算约束,不得无预算、超预算拨款,坚决避免新增财政往来款;按照“分级消化、逐级负责”和“谁发生、谁清理、谁借出、谁收回”的原则落实消化工作责任,确保取得实质性成效。

  (五)竭力推进财政改革发展。一是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折不扣执行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把党的建设融入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中。二是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全面履行财政职能,硬化预算约束,严肃财经纪律,积极做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主动接受监督。三是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充分用好省级分享税收收入增量留用政策、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奖补政策,实施好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源培植。四是加大结余结转资金消化力度。积极应对列支方式转变带来的压力,筹措资金,加大结余结转资金消化力度,把结余结转资金规模控制在合理区间,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五是做好预决算公开。进一步完善预决算信息公开机制,深入推动各级各部门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逐步建立完善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财政透明度。六是持续加强直达资金管理。做好项目库建设和项目储备工作,提升项目成熟度,提高资金分配与项目需求的匹配度;加快资金分配下达进度,在规定时限内将资金下达至使用单位;严格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综合运用日常监管、重点监控、现场核查等方式,强化常态化监管。七是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和绩效管理考核、问责机制,严格绩效目标管理,完善绩效工作机制,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的有效衔接机制,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推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监督索引号53090000400010111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