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及元旦节期间全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 2024-12-05 09:39 信息来源: 临沧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临沧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会商研判工作机制》要求,市安委办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气象局、省水文水资源局临沧分局等部门,对12月及元旦节期间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一、气象方面

(一)趋势预判

预计12月全市雨量正常,气温正常略高。月内主要有2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大致出现在中旬中和下旬中,全市阴冷有小雨。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12月进入干季后,自然降水量较少,风干物燥,阶段性和区域性火险气象等级较高,应积极做好森林和城乡防火工作。

2.进入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出现霜冻等灾害,需密切关注阶段性低温的不利影响,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同时注意防范局地大雾。

二、水文水资源方面

(一)水情趋势预测

1.河道洪水预测:根据全市各流域主要干支流代表水文站实测数据,预测12月全市两大流域主要河道来水总体偏枯,全市河道平均来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2成左右,其中怒江流域南汀河干流上段偏少1至2成、下段偏少2成左右,永康河偏少3至4成左右,南捧河偏少1至2成左右;澜沧江流域罗闸河偏少2至3成左右,小黑江、勐勐河偏少1至2成左右。

2.洪水风险预测:根据水文近30年暴雨洪水规律研究成果,12月临沧市主要河流无超定量洪水(全年最大洪水多年均值)发生。结合气象预报结果,根据太平关、甸头、勐省、大文、姑老河、凤尾坝、永康等水文控制断面历年实测洪水资料,结合当前雨水情对主要水文控制断面做预测分析,预计:12月全市各河流水情总体平稳,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的可能性小。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12月临沧市各河流进入枯水期,降水量较少关注水库蓄水保水工作,全力保障今冬明春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2.全市主要河道来水持续偏枯,需关注河库水量水质变化情况和重点河段生态流量保障程度。

三、森林草原方面

(一)风险分析研判

1.森林草原防火方面:入冬以后气候干燥,林缘、林内枯死可燃物大量增多,农事、林区内施工用火频繁以及人员进山活动,人为火源明显增多,稍有不慎容易引发森林草原火情、火灾。

2.林草有害生物方面:12月份,气温进一步降低,林草有害生物进入休眠期,发生林草有害生物灾害风险较低。

3.野生动物方面:发生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的风险。野生动物出没频繁,在周边生活和旅游的人群面临被黑熊、野猪、毒蛇等野生动物伤害的风险。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应对措施:一是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切实做好应急处置有关工作。二是加强宣传教育。12月是防火宣传月,全市林草部门要统筹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集中宣传和“敲门”宣传、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重点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普及森林草原防灭火常识等内容,推广举报奖励制度,广泛公布各级森林草原防火报警电话,发动群众积极报告火情隐患,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三是加强培训演练。根据分级、分类培训原则,邀请省级、市级防灭火专家对县(区)指挥员、林火管理员、基层干部、专业扑火队员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并同步开展灭火演练,不断提升防扑火技能,实现安全灭火、科学灭火,坚决遏制亡人事故发生。四是加强隐患排查。2024年12月起对林缘周边、城市面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输配电线路、道路两边等重点部位开展一轮排查,2025年春节前完成清林边、清地边、清枯死木、清隔离带工作,组织开展计划烧除工作,科学有效减少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条件。同时,对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进行摸排,登记造册,明确监护人和片区责任人包户制度。五是加强工作保障。严格执行森林草原防火期叫应响应运行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工作人员双人值班制度充分运用好已建的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和开展无人机巡查,并引入卫星实时监控,实现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另外,各县(区)要统筹县、乡、村、组工作力量,科学合理设置森林防火临时卡点,做到应设尽设,组织村民进行轮流值守,将火源堵在林外。

2.林草有害生物方面应对措施:冬季是灭杀越冬害虫的卵、茧、蛹、幼虫等虫态及其破坏其栖息场所的有利时机。一是全面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克期完成枯死(濒死)松树集中清理工作。二是加强林草特别是经济林管理,及时清除林地枯枝落叶、杂草,摘除越冬害虫和卵、蛹,破坏病虫鼠害的越冬场所,尽量减少越冬病虫源,组织开展冬季树干涂白和修剪工作。三是镇康、耿马、沧源三个薇甘菊疫区县要切实加大薇甘菊除治力度,实现当年发生当年完成除治的目标。同时,要扎实做好境内外白蛾蜡蝉监测工作,一旦发现及时处置。四是强化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防严控有害生物传入传出。

3.野生动物方面应对措施:一是强化协调管理,坚决落实野生动物保护各项措施。二是加强日常监测,实行监测信息日报告制度。三是开展主动预警,组织实施采样送检,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要积极开展主动预警采样工作。四是加大野生动物肇事防范宣传。加大对山区和林区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教育和宣传,督促并配合保险公司做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理赔手册、宣传资料发放,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同时加强野生动物防范知识培训,特别是毒蛇、黑熊、野猪等危险动物防范知识宣传,让群众掌握遇到野生动物时安全躲避及自救的方法,提高群众主动防范能力,建设必要的防护设施,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牌。五是抓实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加强与保险公司沟通协 调,切实做好勘察、定损、理赔等工作,严格执行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赔偿范围、赔偿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补偿及时,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四、水务方面

(一)风险分析研判

1.根据气象、水文预测及近30年超定量洪水统计,12月上旬发生超定量洪水的可能性小,近30年以来12月上旬未发生过超定量洪水。

2.预计12月上旬,全市各水文监测断面水位低于警戒,各河流水势以平稳为主。

3.12月进入干季后,自然降水量较少,河道来水减少,水情趋于平稳,防汛风险较小,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区域性干旱,干旱风险或持续增加,需提前做好蓄水抗旱各项工作。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强化会商研判,加强旱情监测预警。提高政治站位,守牢安全风险底线,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继续加强与气象、水文开展旱情会商,综合分析监测信息和统计信息,及时准确发布旱情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干旱防御应急响应,做到旱情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实时掌握旱情和旱灾防御工作动态。

2.着眼季节特性,做好供需水平衡分析。按照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结合各地城乡供水水源保障情况,做好市、县、乡、村供需水平衡分析,做到早部署、早安排,科学合理编制供水计划,制定抗旱保供水应急方案,确保城乡群众饮水安全,确保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3.加快项目建设,抓好抗旱应急工程。充分发挥“地下找水、天上要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全民节水”五个行动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谋划引调提水等工程建设,督促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早投入使用,提升区域整体抗旱供水保障能力,要有效保障群众用水需求。

4.未雨绸缪防范,全力抓实库塘蓄水。统筹好水库蓄水工作,抢抓蓄水有利时机,确保完成年末库塘蓄水目标任务,统筹调度、计划用水,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动态开展供需水平衡分析,对缺水地区超前谋划,提前实施城乡供水安全风险防范应对措施。

五、交通运输方面

(一)风险研判

1.冬季霜露浓雾、寒潮冰冻、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导致路面湿滑、能见度低,长陡下坡、急弯险道、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易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交通阻断风险高。同时,应急人员在恶劣天气情况对公路抢通保通、事故处理和救援中发生二次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大。

2.临近元旦、春节,客货运输日趋繁忙,超限超载、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多发,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风险高。

3.交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发生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较高。施工任务重,赶工期、违章指挥、冒险作业、违规用电、用焊引发事故的风险高。

4.恶劣天气下船舶违规冒险航行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高。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持续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安全生产风险排查研判,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有效管控行业安全生产风险。

2.持续对运营公路监测巡查,保障运营安全。强化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杜绝冒险行驶、冒险航行、冒险作业、违章指挥。

3.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和自然灾害信息预报预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事故险情,科学妥善处置。

六、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

(一)风险研判

1.冬季,气温大幅下降,低温天气可能导致城区供水、排水、污水、燃气等管道设施损坏,影响正常供排水供气,甚至引发燃气泄漏等安全事故。

2.农村房屋、城市危旧房、自建房等建筑结构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变得脆弱,增加垮塌风险。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持续加大对城区供排、燃气、污水等设施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确保设施运行有效、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2.加强对农村房屋、城市危旧房、自建房的巡查排查,严格落实“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要求。

3.加强部门协作联合,做好自然灾害信息的转传等工作,确保各类突发状况得到及时处置。

七、地质方面

(一)风险研判

1.12月份为全市地质灾害低易发时段,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凤庆县大部、镇康县中部和东部,永德县西部和东南部,沧源佤族自治县中部和北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东北部和西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部和北部,临翔区北部、西部和东部。陡崖、沟口的村镇居民区危险性大;公路(铁路)沿线、水电建设开发区、矿山开发区、光伏等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的地段。

2.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主要为地质灾害高易发且降水偏多且突发性天气多发的区域,以及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项目施工较多的区域。

3.从激发因素看,12月份基于对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灾害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由于降雨减少,地震活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不合理的边坡开挖及废弃土的任意堆放、陡坡垦殖是影响区内地质灾害发生范围和频度的主控因素。预测全市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不高,但由于12月份人为工程活动加剧,仍要重点关注施工安全问题。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落实防灾减灾责任做好汛后核查。发挥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能作用,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治工作。发挥各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驻县联乡技术单位作用,将群测群防和专业技术排查相结合,扎实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汛后核查工作,摸清汛期后地质灾害隐患变化情况。

2.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已建成703处监测预警项目的运行维护,保证每年度非汛期各个标段的设备在线率不低于90%。同时,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作用,强化针对在册隐患点的排查、监测、预警工作。“人防+技防”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护网。

八、农业农村方面

(一)风险分析研判

今年雨水较去年同期偏多,根据历年病虫发生情况以及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12月夏收粮经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中偏轻发生。

1.小麦病虫。预计中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0.0万亩次。其中小麦锈病中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8.0万亩次;小麦白粉病,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小麦蚜虫为中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0万亩次;其他病虫轻发生,累计发生面积2.0万亩次。

2.油菜病虫。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5.0万亩次。其中油菜蚜虫中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6.0万亩次;霜霉病预计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白锈病预计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根肿病中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0万亩次;其他病虫,菌核病、白粉病、菜青虫等预计轻发生,累计发生面积2.0万亩次。

3.蚕豆病虫。预计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5.0万亩次。其中蚕豆蚜虫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蚕豆锈病预计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次;赤斑病预计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斑潜蝇轻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其他病虫轻发生。

4.马铃薯病虫。主要是冬春马铃薯,预计总体为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发生的病虫害以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地下害虫为主,主要发生区域为凤庆、云县、双江、耿马、镇康等。

5.冬春蔬菜病虫。冬春蔬菜病虫预计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主要病虫害是蚜虫、螨类、蛞蝓、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斑潜蝇、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瓜类、叶菜类蔬菜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茄科作物(茄子、辣椒、马铃薯等)青枯病、疫病等,局部地区小菜蛾、蚜虫、十字花科根肿病偏重发生。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加强病虫动态监测和信息发布和上报工作。认真开展小麦、油菜、蚕豆、马铃薯、蔬菜等病虫害的田间监测、调查,掌握病虫害田间发生动态,注重病虫害发生动态信息上报工作,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做到预测预报准确、及时有效地指导当地群众开展大面积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害损失。

2.加强防治技术指导,做好农药安全使用培训工作。结合各地开展的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工作,在夏收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关键时期,适时开展现场技术培训,发放明白纸,加强对夏收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确保防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3.强化统计调度,及时收集上报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控情况。

九、文化旅游方面

(一)风险研判

12月及元旦期间,全市涉旅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由于天气转冷,局部景区景点道路结冰,涉旅、文物保护单位气象自然灾害、极寒气候风险偏高、护林防火风险增加。

(二)防范应对建议措施

1.强化责任担当。督促景区景点等重点文化旅游单位完善重要设施安全综合防范责任制,确保防灾物资、人员队伍和值班会商制度落到实处,及时接收和推送气象信息,加强预警准备情况以及存在的风险隐患、安全转移措施落实,防范化解灾害风险隐患,确保安全。

2.提前研判,强化应对措施。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预判信息,召开抗震防灾、防汛、地质灾害、极端气候等专题会议,指导行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强化防范应对措施。

3.加强隐患排查。组织开展行业辖区监管旅游设施道路交通、防自然灾害自检自查,及时查找、整改存在问题和风险隐患,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

4.持续配合协作开展旅游项目护林防火、地质灾害、水资源旅游项目综合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依法查处非法违法行为;重点对A级旅游景区道路、观景点、观光车辆、特种设备、玻璃栈道等防坍塌、防雷电、防拥堵、防溺水、水上游乐设施联合检查,景区用电安全、野外火源管控、森林火灾火源管控“两个普遍性突出问题”等进行排查,落实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监测、预警和避险转移措施等、及时对旅游景点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及新建和在建的旅游景点景区周边斜坡、沟道等进行隐患排查。按照“早巡查、早发现、早报告、早监测、早处置”的原则,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将责任贯穿到具体排查工作中,明确到岗、到人、到点,组织全方位、全覆盖的隐患排查,发现险情立即处置、报告。

十、总体要求

(一)清醒认识防灾减灾救灾严峻形势,压实各方责任。12月份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低温、寒潮、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易引发灾害,对交通、农业、能源、通信等生产生活有一定不利影响,局部地区蓄水抗旱形势不容乐观,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逐渐增高,冬春季节是施工黄金期和人流、物流高峰期,用电、用火、用油、用气都大幅增加,又是城市火灾、森林草原火灾的高发期,不稳定因素较多、不确定性较大,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加之年终岁末,各项目、施工、运输等行业都在冲刺、都在攻坚,只要管理稍有松懈,事故灾害就可能发生。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既要全面分析评估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更要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督促指导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制定有效防范应对措施,对不放心的地区、企业和风险较高的关键部位,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管控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消除重大事故灾害隐患、加强巡查排险,强化转移避险,确保“防”和“救”的任务、责任、措施和机制无缝衔接,有效严格防范遏制各类事故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抓住重点,强化分析研判,扎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和秋冬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会议精神,各县(区)要做好水资源统筹规划和供用水平衡分析,确保人畜的饮水安全。利用防汛工作空窗期,及早谋划水毁工程修复,针对2024年汛期发现的城市易涝点、地质灾害点、水库和河道安全风险点等,加紧工程项目规划,实施工程治理,确保明年雨季来临前把问题解决到位。因高温干旱,森林草原火险等级也随之升高。各县(区)、各部门要迅速把工作重心从防汛转到抗旱上来,转到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上来,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包保机制,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要加强巡护,抓好宣传培训,规范报送火情信息上报制度,切实抓好火情早期处理,

(三)强化协同联动。要加大排查检查、强化分析研判,警惕极端天气、高风险项目,对主要风险点要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要进一步完善灾害联运应急处置流程、确保预警信息发布早、传递快、做到精准预报、及时响应、准确应对。

(四)强化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准备。要切实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发生事故险情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和处置。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响应、指挥调度、协同联动、军地协作、社会动员、物资储运等工作机制,统筹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压实防灾减灾责任,科学精准调度,强化地震等灾害风险防范,提高应急应战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物资储备和实战演练,随时做好“打大仗、打硬仗”准备,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和快速响应机制,有针对性前置救援力量,确保果断决策、科学应对、高效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