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解除“三后”忧——临沧市创建双拥模范城纪实

发布日期: 2022-09-15 15:2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强国必先强军,兴军方可安邦。地处祖国边陲,守护着祖国西南大门的临沧市,历来具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多年来,这座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的城市,紧盯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等矛盾困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全心全意为部队官兵留后路、稳后院、助后代,解除后顾之忧,奏响军民共建、鱼水情深的华彩乐章。    

 

倾心尽力铺好“后路”    
   

 

  “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辅导,以及转业军人们创业故事的分享,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在今后的创业中。”退役军人张云龙在参加完退役军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班后说,“通过培训,我对退役后的人生有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

  2021年7月28日,临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云南省退役军人就业培训创业孵化基地以“学党史为老兵办实事、强本领规划美好人生”为主题,联合举办临沧市2021年退役军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班,帮助退役军人了解当前就业创业环境,认清未来职业生涯目标,同时在全市军警部队大力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进军营等活动,增强部队官兵的择业观和从业技能。这是临沧市着力解决部队官兵“后路”问题的一个缩影。

临沧市为部队官兵倾心解除“三后”忧

 

  为全方位解决退役军人的“后路”问题,临沧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通知》,率先在全省落实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拿出8%比例定向招录未就业退役军人政策,在年龄和学历条件上适当放宽,并组织退役军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为退役军人成功创业就业助力。近年来,临沧市共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359名;举办专场招聘会46场次提供岗位16650个,268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梦;为76名退役军人创业办理免息扶持贷款共1375万元;组织1150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择业退役士兵参加适应性、学历提升、技能等方面培训。

  “我一定把在部队养成的良好作风和铁一般的纪律带到地方工作中,在离开军营后再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退役军人姜斌说。在临沧,和他一样的退役军人们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开启了全新的就业、创业人生。

 

竭尽所能建好“后院”    
   

 

临沧市为部队官兵倾心解除“三后”忧

  “参加了针对军人家属的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后,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军嫂王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当年王妍从重庆随军来到临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积极帮助解决她的工作问题,她通过定向招考考上了心仪的岗位。她说,“随军来到临沧,就连家里老人就医等都被优先照顾。现在,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丈夫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部队的各项军事任务中。”

  王妍只是临沧市安置随军家属就业队伍中的一员。为让驻地现役军人安心服役、放心戍边,临沧市出台了《驻临军警部队现役军人和消防救援人员随军随队家属就业安置及工作调动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随军随队家属就业安置和调动工作,明确了“各县(区)每年安排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年度招聘使用编制计划总数的5%,用于定向招聘未就业随军随队家属”和“统筹中央、省属驻临单位提供调动岗位以及市、县(区)行政事业单位空编情况,每年提供不少于5个岗位用于随军随队家属调动”。近年来,临沧市安置随军随调家属31人,定向招录未就业随军家属累计260人。

 

用心用情呵护“后代”    
   

 

  “市里用最好的资源为我们孩子解决了入学问题。”随军家属万誉梅表示,得益于临沧市拥军优属的好政策,她的孩子顺利地上了幼儿园。

  临沧市坚决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驻临部队干部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军人子女入学、入园,并在报考高中时对烈士子女、因公牺牲或残疾军人子女、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军人子女进行加分。近年来,已协调292名军人子女就近入学。

  “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能专心投入工作,丈夫在部队也能安心服役。”军嫂们纷纷表示。

临沧市为部队官兵倾心解除“三后”忧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驻临沧部队积极投身驻地全面建设,书写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为人民”的时代新篇章。近年来,105万余人次官兵配合执行疫情防控任务,2.5万余人次官兵参与抢险救灾行动,先后组织学生军训12万人次,投入413.5万元进行扶贫帮困,投入267.9万元援建基础设施场所建设,投入64.83万元进行捐资助学,向各学校捐赠图书8000余册,为维护边疆安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