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工管发〔2017〕21号 临沧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临沧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7-08-17 15:45 信息来源: 临沧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信息分类:   通知   发文单位:   临沧工业园区
  文  号:   临工管发〔2017〕21号   发文日期:   2017-10-26 11:58:00
  文件标题:   临工管发〔2017〕21号 临沧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临沧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内容概述:   临工管发〔2017〕21号临沧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临沧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办、局、公司:《临沧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临沧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7年5月23日临沧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更有效地指导“十三五”期间临沧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园区建设,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壮大园区经济实力,根据国家和省...

  临工管发〔2017〕21号

  临沧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临沧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办、局、公司:

  《临沧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临沧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17年5月23日

  临沧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更有效地指导“十三五”期间临沧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园区建设,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壮大园区经济实力,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园区实际,特制订《临沧工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园区“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与形势

  (一)园区“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园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及相关县(区)的配合协助下,在广大入园企业的努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统领,全面推进园区建设、经济建设、基础建设、产业建设、机关建设,园区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先后被省政府授予“省级优秀工业园区”、“省级园林单位”称号,园区一期标准厂房被省工信委认定为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1.狠抓经济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增强。至“十二五”末,临沧工业园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84.9亿元,较2010年10.05亿元增长744.78%,年均增长53.23%,完成“十二五”工作目标45亿元的188.67%;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9.5亿元,较2010年的4.85亿元增长508.25%,年均增长43.49%,完成“十二五”工作目标21.7亿元的135.94%;完成全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6.8亿元,较2010年的11.94亿元增长710.72%,年均增长51.98%,完成“十二五”工作目标41.8亿元的231.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5亿元,较2010年的20.6亿元增长242.23%,年均增长27.9%,“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94.3亿元,完成“十二五”工作目标五年累计完成154亿元的126.17%;完成园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12亿元,较2010年的0.68亿元增长211.76%,年均增长25.54%;园区入园户数累计达193户,较2010年的69户增长179.71%,年均增长22.84%,完成“十二五”工作目标120户的160.83%,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54.22亿元,较2010年的4.71亿元增长1051.17%,年均增长63.02%。

  2.完善规划编制,发展方向不断明晰。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临沧工业园区新区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园区“东扩、南移、北进”的发展战略,园区规划面积达50平方公里以上,形成以青华片区为核心、博尚片区和蚂蚁堆片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空间布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东扩新区、蚂蚁堆新区和博尚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竖向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产城融合、工业上山、突出重点、形成集聚为基本内容,不断完善园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生活休闲等配套功能,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来开发园区。在认真分析临沧产业基础和资源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优质生物深加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制造、总部经济、现代商贸服务等六大产业,为建设“创富宜居、特色鲜明、绿色生态”现代产业新城明确了方向。

  3.注重内外兼顾,招商引资取得成效。立足临沧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按照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招商工作思路,不断健全和完善园区招商引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紧紧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抓住重点领域产业链发展的缺失环节和关键环节,把面向北京、香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工作,多种招商手段,把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吸引省内外知名企业来园区投资兴业,先后引进了双创孵化、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生物资源加工、商贸物流、融资担保等一批具有较强带动示范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对填补临沧产业空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加速设施建设,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园区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的发展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切实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共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建成创业居保障性住房820套共4.1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入园企业职工住房难、住房贵的问题,为园区企业发展和队伍稳定提供了保障;投入资金1500万元全面完成了西河电力通道建设,彻底解决了玉龙花园、体育中心、青华医院、南屏小学、民族中学的电力保障问题;投入资金1.9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障,已有7户企业入驻厂房并投产运营;结合“森林临沧”、“大美临沧”建设,投入资金1亿元,新建成道路4千米,完成建成区绿化3.2万平方米。

  5.加强项目建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以深入开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挂钩帮扶活动为抓手,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助推项目落地、建成、投产。“十二五”期间,园区共筹集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05亿元,其中争取上级专项扶持资金1.11亿元,园区财政安排0.94亿元。在此期间,拉法基(瑞安)临沧水泥有限公司日产2000吨水泥生产项目、临沧华兴大众4S店建设项目、同创SOHO总部经济区项目、鑫圆锗业股份公司废弃炉渣与低品位锗矿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天辉光电LED生产线建设项目、体道长精品茶生产项目、盛源医疗年产1000张病床及50间洁净手术室生产线建设项目、南华纸业提质扩产技术改造项目、广福药业GMP认证改造项目、临沧信息产业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中国网库云南生物产业电子商务基地建设项目等一批项目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临沧科技创新园、博超商务综合楼、澳华食品加工园、瑞志商城等项目开工建设并顺利推进。随着项目的不断启动并建成投产,园区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有力推动了园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园区“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期间,在国际形势新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园区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加快园区发展,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切实抓住有利条件,充分调动一切力量积极推进开发和建设,促进机遇和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动能。

  1.面临的发展机遇

  从宏观层面看。一是省市高度重视园区发展。随着园区作为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创新发展的平台作用日益凸显,国务院办公厅和省、市人民政府相继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意见》《香港六宝典资料免费关于加快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指明了园区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对园区未来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了充足保障,园区已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必将不断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有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的内在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二是受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回升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园区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惯性;三是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国家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桥头堡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临沧作为对缅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和通往印度洋的陆上捷径,必将为园区实现转型升级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宏观环境。四是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给园区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平台,国际产业转移、科技研发及服务贸易全球化的速度加快,为园区根据自己发展实际有选择地承接转移和加快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管理和人才的全球化,为园区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创造了有力条件。

  从微观层面看。一是临沧工业园区的独特优势将更加明显。临沧工业园区作为省级百亿元园区,位于中心城区、宜居优质社区、政治文化医疗教育资源富集、立体交通枢纽等独特优势将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将为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产业聚集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条件。二是随着临沧科技创新园、临沧信息产业化服务中心、瑞志商城、滇西农产品现代物流园、滇西生物特色加工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投产,随着“东扩南移北进”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园区“一核两翼”发展格局的形成以及与相关县区跨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发展格局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园区经济总量将得到大幅提升,园区必将迎来新的加速发展期。三是伴随玉临高速、大临铁路、机场高速等一批“五网”建设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制约临沧发展的交通瓶颈将逐步打破,为园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将加速向内地转移,加之园区产业基础较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正处于工业化加快推进阶段,为园区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随着临沧科科技创新园、滇西农产品现代物流园、南亚汽车城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将带动园区物流产业和片区商业形态迅速形成,为产城融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城市功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六是随着园区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扁平化”管理和“小管委会+大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逐步落实,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将不断提高,园区发展潜力将得到有效释放。

  2.面临的挑战

  从大的环境看,一是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仍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制约经济回升的深层次矛盾仍未有效缓解,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二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外需萎缩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三是经济发展面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不断增加,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产能过剩问题又进一步突出,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四是与临沧相连的缅甸边境地区局势有待观察,对缅开放、打通印度洋的国际贸易通道尚需时日,外向型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五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虽然大理至临沧铁路、昆明经玉溪至临沧的高速公路已相继启动建设,但竣工通车还需要较长时间,对“十三五”的园区项目引进、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需时日。

  从园区自身情况看,一是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用地规模不足,经济高速增长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园区发展进程。二是产业层次较低,特色资源开发转化不够,项目少、规模小、利用率不高;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不高,产品单一,资源利用率低,对经济发展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强,制约了规模经济和产业集中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装备水平低,工艺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三是全省各地均把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摆在重点位置优先发展,省内主要开发区增长势头强劲,竞争态势十分激烈,使临沧工业园区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面临着强劲的竞争,若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将被其它园区赶超并进一步拉大与先进园区的差距的压力持续增加。四是高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短缺,创新驱动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五是投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的畅通渠道还没有形成,第三方服务机构不足,职业化的相关资讯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金融创新服务机构相对缺乏。六是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相关权限授权不充分,“小机构、大服务”模式作用发挥不到位,与先进园区相比较财政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二、“十三五”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云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和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以“两型三化”为核心,牢固树立“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总基调,以“壮大总量、提升实力”为总目标,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为支撑,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开拓进取、最具活力的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特色鲜明、配套完备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先行区;基础扎实、全国知名的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富宜居、经济繁荣的产城融合发展总部经济集聚示范区,为谱写中国梦大美临沧新篇章、实现临沧跨越式发展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求发展,以“小管委会+大集团公司”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现代化服务。

  二是坚持基础先行原则。高质量编制临沧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注重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和强制性,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基础先行、滚动发展方式,坚持把规划作为企业入园、项目建设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快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入园投资、居民安居乐业、产城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坚持绿色开发原则。大力开发农林矿电等临沧特色优势资源,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园区建成立足临沧、带动周边、辐射东南亚的绿色生物深加工基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新型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研发基地。

  四是坚持提质增效原则。以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和潜力产品为切入点,按照产业链的特点和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强化产业配套,加快产业引进和整合集聚,推动现代制造业和配套服务业发展,注重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促进园区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环境优势转变,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五是坚持项目带动原则。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优化结构、拉动增长、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坚持向上争资、招商引资、激活民资和扩大融资“四资并举”,引进实施一大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重大工业项目,促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推进建设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重点关联项目,谋划启动一批带动产业升级的项目,逐步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机制,着力增强园区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六是坚持“四化”同步原则。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一体推进的产城良性互动,实现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发展格局。以城镇化为载体,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具有相当规模、面向未来、结构合理、高速宽带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园区信息化,带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积极引进著名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步伐。

  (三)发展目标

  1.经济总量目标。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0%以上。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6亿元,园区本级收入达5亿元,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5.5亿元。

  2.产业培育目标。按照“两型三化”要求,大力发展以生物资源深加工、新材料制造为主导,生物医药、轻工制造、仓储物流为辅助的产业发展格局,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其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10%以上。

  3.企业培育目标。着力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亿元企业和集团企业。到2020年,力争入园企业达40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工业企业若干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7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7户以上,上市公司达3户以上。

  4.工业投资目标。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十三五”期间,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33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建成标准化厂房40万平方米以上。

  5.自主创新目标。入园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及科技创新年均投入达4亿元以上。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家,培育云南名牌产品达20件以上,临沧名牌产品达30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达5件以上,云南省著名商标达20件以上,临沧市知名商标达50件以上。

  6.产城融合目标。每年新增基础设施投入不低于3亿元,累计投入15亿元以上。青华片区全部开发完毕,东拓片区、昔本片区、博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火车客运站、货运站全面建成,合作共建进一步深化,跨行政区域合作开发新格局基本形成,逐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7.综合发展目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重点工业废气排放达标达到8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减少5%以上。到2018年完成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申报工作,到2020年园区相关指标基本满足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资格条件要求

  三、发展重点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以壮规模、增总量、调结构、提效益为目标,坚持以生物资源深加工、新材料制造为主导,生物医药、轻工制造、仓储物流为辅助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地位突出、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优质生物深加工业

  抢抓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依托临沧800万亩核桃、150万亩甘蔗、120万亩茶叶、130万亩澳洲坚果、500万亩耕地农产品资源,提升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开发茶叶、核桃、澳洲坚果、糖果、林板纸、橡胶、咖啡等系列产品,不断提升产销水平。重点发展以下七大优质生物深加工业。

  (1)茶叶加工。提升绿茶生产水平,扩大红茶、普洱茶生产规模。加快茶饮料、茶食品、茶多酚、茶工艺以及茶文化系列产品开发。力争到2020年园区绿茶、红茶、普洱茶年产量分别达到5000吨以上、茶饮料5万吨,茶叶加工业综合收入达10亿元以上,争取“体道长”、“银毫”成为云南名牌产品,至少打造1个茶业产品为中国驰名品牌。

  (2)核桃加工。积极引进国内知名核桃产品加工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科研创新力度,加快核桃粉、核桃乳、核桃干果、核桃工艺品及核桃保健系列产品开发。力争到2020年核桃产业综合收入达60亿元以上,打造1个核桃产品为中国驰名品牌。

  (3)糖果加工。以临沧丰富的蔗糖资源为基础,提升临沧泡核桃、澳洲坚果、板栗、瓜子、芒果等生物资源利用水平,引入国内国际知名糖果生产企业,加快糖果系列产品开发,力争到2020年园区糖果产量达10万吨以上,坚果加工量达2万吨以上,糖果产业综合收入达20亿元以上,打造1个糖果产品为云南著名品牌。

  (4)澳洲坚果。以中澳农科澳洲坚果加工项目为依托,引入澳洲坚果交易中心,打造集交易、加工、物流为一体的澳洲坚果产业基地,加快澳洲坚果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力争到2020年园区澳洲坚果产业综合收入达10亿元以上,打造1个澳洲坚果产品为中国驰名品牌。

  (5)林板纸加工。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打造林板纸一体化产业,加快林浆纸、蔗渣浆纸、实木颗粒板、高密度板、中纤板等产品开发。力争到2020年林板纸一体化加工业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至少打造2个林板纸产品为云南著名品牌。

  (6)食品饮料加工。积极引入国内知名食品饮料制品相关企业,加诃子汁、芒果汁、核桃乳、休闲零食等系列产品开发。力争到2020年食品饮料加工业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打造1个食品饮料产品为云南著名品牌。

  (7)咖啡加工。以国滇咖啡为龙头,推进咖啡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速溶咖啡、小粒咖啡、咖啡糖等系列产品开发。力争到2020年咖啡加工业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打造1个咖啡产品为中国驰名商标。

  2.推进新兴产业实现重大突破

  (1)新材料产业。坚持“依法规范、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安全环保、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临沧锗、硅、高岭土等优势矿产资源,加快有机锗、锗衬底片、四氯化锗、红外锗晶片、有机硅、碳化硅、高岭土添加剂、高档陶瓷产品、汉白玉高档建材等产品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到2020年,锗产业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高岭土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硅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园区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件,打造云南知名品牌2件以上。

  (2)生物医药产业

  加快滇鸡血藤、豆腐果、迷迭香等系列产品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年产值过5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1家。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10亿以上。

  3.大力培育其他新兴产业

  做大做强轻工制造、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商贸服务等新兴产业。

  (1)轻工制造。发挥园区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积极引入小型机械、摩托车、电动车等装备制造企业和小五金工具、零部件、装饰品等方面的加工企业,建设西南轻工制造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达20亿元以上。

  (2)现代物流。以火车客运站及货运站为依托,充分利用临沧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打造立足点西南、辐射东南亚的现代物流聚集区。力争到2020年货物年吞吐量达50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

  (3)总部经济。推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各类上市公司在园区建设西南地区区域综合性总部、物流总部、结算总部、培训总部、电商总部,至2020年总部企业数量达20户以上,税收在2000万以上楼宇达5座以上,成为立足西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地区的特色知名总部聚集区。

  (4)商贸服务。依托临沧连接内外的区位优势和园区紧邻玉临高速、大临铁路、临清铁路的交通优势,建设在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物产品、服装、五金、建材专业集散交易市场5个以上,至2020年商贸服务交易总额突破10亿元。

  (二)实施企业成长工程

  采取“梯队培育、梯次发展”的企业发展培育思路,在“抓大、壮小、扶微”上下功夫,引导和带动中小企业围绕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走“名、特、专、新、精”发展之路。为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投资、技术改造、品牌创建、体系认证、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促使企业加快成长。实施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全力培植鑫圆锗业、中金科创、南华纸业、国滇咖啡、广福药业、澳华食品、原生食品、云茶仓等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打造一批支撑园区经济跨越发展的龙头企业。

  (三)推动工业自主创新

  一是加快技术创新。继续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技术研发孵化基地,发挥现有博士后工作站等引智平台,助推中小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重点建设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三大自主创新基地,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二是促动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向管理创新要活力、要效益,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转型营销方式。利用园区现有电商平台,支持企业进行产品展示、信息发布和网上交易,建立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营销体系。四是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抓好企业产品研发、质量控制、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环节,继续鼓励并支持企业推进质量安全环保体系认证,开展商标注册、原产地和地理标志认证,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和品牌,以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实施品牌园区建设工程

  按照“两型三化”的要求,通过要素集聚、政策扶持、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和科学营销,着力打造以园区开发品牌、产业发展品牌、企业构建品牌、公司运作品牌和产品质量品牌为一体的“创富宜居、特色鲜明、绿色生态的百亿元品牌园区”。 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和知名、著名商标争创工作,创建一批全国驰名、云南著名、临沧知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使临沧工业园区成为具备一定省内知名度,在市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百亿元园区。

  (五)积极创建申报省级高新区和国家级产业园区

  以创建申报省级高新区为阶段性目标,以创建申报国家级产业园区为“十三五”发展终期目标,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明确创建申报的资格条件和具体要求,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并将其作为制定园区年度发展各项指标的重要依据。

  四、保障措施

  (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引进资金和技术,聚集工业发展要素,突出财源配置,实现园区经济提档升级。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机遇,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和“优势资源深加工”两大主题,加强对沿海地区的推介和联系,加大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招商工作力度,提升临沧优势特色农林产业、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打造以优质生物深加工、新材料制造为主导,生物医药、轻工制造为辅助,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商贸服务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尽力补齐工业园区产业链和企业主体缺失短板,实现投资、原材料、加工生产和劳动力就业“四头在内”,销售“一头在外”的产业格局,着力推进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和优势矿产资源等产业的集聚发展。主动出击,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对外精准招商,利用好“展洽会”、“泛珠会”、“边交会”等平台,包装、推介、引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符合临沧发展实际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健全准入机制,加快推出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健全闲置土地清理清退、停工停产清理清退、优惠期限到期清理清退、达不到签约投资经营目标清理清退、擅自变更用地性质清理清退等退出机制,企业或项目在服务、扶持和重组等手段均已到位仍然不达标的前提下,启动退出程序。

  (二)以融资保障为关键,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快多渠道融资步伐。通过园区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积极发展和引进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优先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加强园、企、银合作,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信托投资公司创新产品和服务,更多的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加大对我区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投资。

  (三)以集约利用为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按照“效益优先、适度超前、引导集聚、集约经营”的原则,科学规划园区土地资源,合理确定园区与园中园配套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严格管制土地用途和动工、竣工期限,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盘活闲置土地。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使用调整的结合,逐步淘汰占地多、投资少、效益差的项目,把土地调整供应给用地省、效益好的项目,充分挖掘土地潜力,让有限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园区。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节约管理机制和指导、监督服务体系。加强对引进项目的筛选,大力引进能源消耗低、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节能科学技术研究、节能产品开发、节能技术成果推广使用。三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园区。正确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积极探索生态工业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原则,加快推进产业、企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资源、能源消耗减少与工业持续发展双赢。加快矿产、建材、生物医药等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流程,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抓好锗矿石、农林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污染排放最小化,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四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落实业主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安全生产科技贡献率,为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四)以合作共建为基础,建设省级重点园区。不断深化并扩大临沧工业园区市区共建合作模式,在强化与临翔区共建的基础上,加强与沿线周边县区合作,构建以国道214线和澜沧江为纽带的“凤(庆)—云(县)—临(翔)—双(江)”工业经济带,形成“一带多园多片”工业园区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聚集要素,共享省级园区政策,优化临沧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突出产城融合示范区、澜沧江工业园区经济带和总部经济区等功能定位,形成产业板块,加快促进产业聚集,实现错位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建成“一带多园多片”省级工业园区,加快打造国家级产业园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以“一带多园多片”发展助推“云-凤”、“临-双”新型城镇一体化发展,成为澜沧江经济带和临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以改革创新为引爆点,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以“小管委会+大集团公司”为切入点,以小机构大服务为目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管委会服务职能,压缩管理层级,弱化管理功能,促进园区管委会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按照“精简高效、合理设岗,竞争择优、全员聘用,以岗定薪、按岗取酬,制度约束、长效管理”的思路,加快推进管委会工作人员聘任聘用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小管委会+大集团公司”的运作模式。加快改造园区国资公司和投资开发公司,组建有资质的融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实体企业,并逐步组建集团公司。建立银园长效合作机制,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公用事业项目、产业升级和转移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积极引进企业入股开发经营园区。积极向上争取授予园区管委会在规划、建设、环保、国土、林业、人事等方面的行政审批权限,努力争取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土地收储、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跟章”的办理运行机制,为企业入园和项目落地提供最便捷、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

  (六)以效能建设为保障,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园区新区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干部和部门挂钩服务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项目建设专题会,加强对园区经济发展重大问题、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的论证协调。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工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好、带动性强、贡献突出的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着力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大力优化软环境,营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政策支持环境、金融服务环境、商务服务环境和法制服务环境,完善园区“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工作效率,着力优化服务质量。

  (七)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组织保障。认真落实抓基层党建责任。全面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办法,不断健全完善“两述三评一考”制度,着力构建党工委统一领导、综合党委组织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履职配合、机关带企业同步推进、分类指导的非公党建工作格局,突出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三个重点,实现“双强六好”目标,引领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健全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感恩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法纪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经常受到警醒。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统战工作,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园区宣传工作水平,为园区转型升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工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廉政纪律各项规定,使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园区开发建设、机关管理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实施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奢“五治”工程,坚决整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中梗阻问题,不断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形成长效,努力巩固园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