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 | 发文单位: | 临沧工业园区 |
文 号: | 临工管发〔2020〕1号
| 发文日期: | 2020-04-14 |
文件标题: | 临沧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 |
内容概述:
| 2020年力争完成全部主营业务收入160亿元,增长16%;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4亿元,增长16%;完成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增长16%;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增长25%,其中:非电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向上争取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2000万元;完成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亿元,增长10.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亿元,增长6.1%;完成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60.58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省外到位资金60.58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实际利用缅资0.0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7万美元。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工作安排,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性特征”出发,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部署,认真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精准招商、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临沧工业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工作目标
2020年力争完成全部主营业务收入160亿元,增长16%;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4亿元,增长16%;完成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增长16%;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增长25%,其中:非电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向上争取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2000万元;完成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亿元,增长10.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亿元,增长6.1%;完成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60.58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省外到位资金60.58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实际利用缅资0.0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7万美元。
二、工作重点
(一)聚焦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在扩大投资促进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发展抓投资、投资抓项目、项目抓要素、要素抓保障、保障抓服务的理念,采取储备项目抓前期、新建项目促开工、在建项目促进度、建成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促升规的工作机制,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认真落实领导挂钩责任制,明确责任清单,实行项目化、目标化、责任化管理,确保园区一号路西段、滨河路北延长线、第二污水处理厂、园区绿化亮化工程、临沧699台迁建、春上村公司年加工300吨精制茶、云临尚品公司年产500吨特色食品加工生产、旭正公司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线等15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临沧火车站“一广场三条路”、滇西生物特色(加工)产业园区(一期)、广福药业技改扩建、燕语公司茶叶及药食同源袋泡茶精深加工、佤山凤城、新亚太时代广场等7个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宏泰公司年产10万吨生物饲料智能工厂、东盟新型建材现代化产业园等22个新建项目年内顺利开工建设。二是围绕主导产业谋划项目储备。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按照片区开发模式,以产业链来谋划储备项目,建立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库、产业园区项目库、主导产业项目库、配套产业项目库,确保动态储备项目25个以上、储备额度50亿元以上。三是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全面做好园区“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十四五”课题研究,明确发展的“痛点”、“堵点”,找准突破口,梳理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突出区域自身发展特色,高质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修改和优化园区总体规划。
(二)聚焦精准招商求资,着力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一是突出产业招商。紧盯全国最好的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出口导向型企业,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龙头企业招商,确保2020年完成企业引进50户,工业项目引进8个以上,非工项目引进7个以上,引进项目开工10个以上。二是突出“以商招商”主力。要加大市场化开发建设功能型精品园、科技孵化器、双创中心等“园中园”,通过政策、资金、人才和服务等集大成,支持扶持“园中园”以商招商,促进人才流入、企业入驻、产业集聚。三是坚持定向招商。要运用大数据不断编制优化升级“招商地图”,锁定“目标企业”,围绕绿色食品加工、新材料研发、生物医药保健研发、茶叶仓储新型供应链、销售公司组建等重点领域,建立持续而密切的联系,开展“点对点”上门求商,促进企业开展资本合作、生产合作、技术合作、市场合作,逐步构建起产业集群。四是做活展会招商文章。充分利用南博会、边交会,以及成都、西安、烟台等食品(产品)交易会等,持续组织好入园企业特色产品展销推介和企业间合作招商。五是加大产业扶持。按照扶新、扶强、扶优、扶精的原则,构建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预算安排工业园区财政留成部分收入、标准厂房租金补贴和科技创新奖励等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坚持“筑巢引凤”“放水养鱼”,吸引实体经济、壮大骨干企业、培育成长企业、激励贡献企业,进一步筑牢产业基础。六是积极推行“互联网+招商”模式。创新模式,多渠道开展不见面招商、互联网招商,建立长期高效顺畅的项目信息对接机制,保持与重点项目的密切沟通,拓展招商项目资源,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达到50%。做精“一部手机游云南”园区名片,用活“一部手机办事通”,全方位加强对园区整体形象、发展定位、基础配套、政策的宣传推介,提高园区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聚焦要素保障,着力在营造高质量营商环境上取得新突破。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发展、项目落地、转型升级等方面存在的“痛点”“堵点”和“弱点”,持续提供综合要素保障,保持园区发展活力。一是强化土地要素保障。认真分析梳理本部片区、火车站片区和东拓片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形成土地征收、报批、收储、供给的中长期计划,为园区空间拓展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储备。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结合产业布局、招商引资、项目生成、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保障土地的有效供给。2020年,计划完成土地征收500亩,供地200亩。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搭建“园银担”企融资桥梁,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发展相关政策,严格履行招商引资协议,及时兑现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和招商平台奖励资金,按要求落实税费、融资、社保等系列优惠政策,全面降低民营企业综合成本。加快园区AA信用投融资平台的打造,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年内助企实现融资15亿元以上。三是优化人才保障。建立民营企业家培训制度,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推荐优秀企业家(负责人)参加市级各类培训班、外出考察、选派挂职培养,组建入园企业家微信群,探索建立入园企业协会,开办企业家读书会,形成具有园区特色的培养机制,全力提高企业家(负责人)综合素质。积极创造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引进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发展蓄势储能。四是优化政策保障。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加强汇报协调,推进市级权限下放,推动“一颗印章管审批”,打通营造高质量营商“最后一公里”,大幅提升园区招大商招好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理清园区与临翔区的事权关系,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方向,按照能大则大的原则,结合产城融合发展要求,配置园区资源,强化园区责任,满足园区发展,理清园区边界范围及管理权限、落实市区共建体制机制、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享受范围、明确税收分享比例。五是强化机制保障。进一步深化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挂钩帮扶推进机制,从融资、征迁、审批等多方面给予支持;继续实行项目分类推进机制,列出园区重大项目建设任务清单、困难清单、时限清单、责任清单,做到照单督查、对账销号,抓实项目推进责任;健全完善金融协调服务、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和目标考核四个专项工作组,整合资源,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六是畅通企业问题反映渠道。用好用活临沧工业园区困难企业调查平台,畅通企业问题反映渠道,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交办、督办和回复,确保企业诉求及时妥善解决。
(四)聚焦税源培植,着力在增强财政自给能力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大税源培植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招商引资项目早引进、早落地,做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发展,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落实好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切实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园区经济稳步增长。二是强化财政收入征管。加强税源调查,强化税收征管,严肃查处偷漏税行为,确保应收尽收,保障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加强和完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将非税收入占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升财政收入质量。三是创新融资思路和方式。积极推行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载体建设;加快融资平台转型,降低财政风险,以缓解财政资金不足的局面;认真研究债券相关政策,积极做好债券项目储备、包装,以交通基础设施、园区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债券发行为工作重点,为园区重大项目建设积极筹措资金,保障项目顺利稳妥实施。四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不断健全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促进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财政运行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厉行节约有关规定,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压减一般性开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五)聚焦转型升级,着力在创建国家高新区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快国家高新区申报各项准备工作。对标《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检测指标体系》,制定2020年度工作方案,力争年内将申报材料上报国务院,按照“一区多片”积极推进临沧高新区与双江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合作共建,不断拓展高新区发展空间。二是提升创新创业服务保障能力。依托高新区现有招商平台及园中园,围绕高新区产业定位,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力争到年底各类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园区项目建设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国家创业平台2个3.5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5.2万平方米。深化与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会合作,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年内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户以上,新认定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户以上,新授权专利及著作权50件以上,研发经费同比增长10%。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力争年内新增2-3家科研院校合作单位。加快推进临沧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临沧高新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临沧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临沧高新区博士后工作站。落实与省科学院合作协议,启动云南省绿色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品展示等合作事宜。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侨联新侨创新联盟、临沧市双创中心、临沧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建成3-4家众创空间,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初创企业投资,年内力争引进1家专利服务机构。三是加强主导产业培育。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着力完善产业生态链,持之以恒实施“产业链招商计划”,重点扶持产业链上关键企业的发展,引导产业集群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逐步摆脱园区产业“小、弱、散”的低层次发展困境。认真做好企业培育工作,引导园区中小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走“专精特新”发展,着力培育市场前景好、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升规升限,年内力争培育升规企业5户、升限企业3户。
(六)聚焦美丽园区建设,着力在统筹产城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按照“海绵化建设、标准化治理、人性化服务”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将园区建设成为产业发展高度集聚、生产生活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功能完善、服务平台多元高效,具有临沧特色的“发展美”“生态美”“风气美”现代化“美丽园区”。一是切实推动园区和社区融合发展。努力推动园区与街道(社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联席会议制度的常态化长效化,探索完善“四进四变”机制,找准双方融合的切入点、结合点、交汇点、平衡点,构建园区融入社区、社区支持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二是加快推进“美丽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美丽园区”建设规划,制定年度工作任务清单,责任化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增设具有高新区特征的公共基础设施,增加街区的文化氛围,打造一批精品街区。三是坚决打好“环保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提高环境保护管理专业能力,启动“环保管家”工程,采用环保咨询公司专业人员参与环保治理服务的模式,为园区环保管理部门提供从规划前期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的企业环保咨询服务,为实现高新区绿色发展,坚决打好“环保攻坚战”“蓝天保卫战”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四是完善园区城市治理体系。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汇报衔接,积极探索园区管辖区内城市标准化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园区辖区内小区的管理,对“脏、乱、差”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提升物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对园区内的小广告、宣传标语进行治理,规范标识牌和广告牌设置,让园区更加清爽、美丽。加强施工企业的监管,落实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做到科学组织,文明施工。五是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于项目规划建设全过程,狠抓落实,确保新建、改建项目从可研编制、规划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竣工验收均符合“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六是全面抓实安全生产。强化责任意识,层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细化措施、强化监管、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切实解决安全监管“宽松软”问题。
(七)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上取得新突破。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行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思路上衔接、规划上衔接、项目上衔接、帮扶措施上衔接、考核机制上衔接。一是持续巩固拓展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聚焦“六类人员”等弱势群众,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四不摘”工作要求,落实定点挂钩扶贫村帮扶措施,迎接做好国家普查,巩固脱贫成效。二是抓实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帮助挂钩村做实乡村振兴项目库,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抓产业帮扶。结合团山村茶资源优势,指导团山村发挥茶叶合作社效能,做好园区茶企业与团山茶叶合作社的合作共赢,带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指导支持好团山村根据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发展畜禽养殖。持续做好“一企一户”帮扶工作,确保“六类”人员有产业支撑。四是持续深入开展园区机关党支部与挂钩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真正做到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推动党建扶贫“双推进”。
(八)聚焦疫情防控,着力在复工复产达产上取得新突破。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达产。一是积极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主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两手抓、两不误”、努力实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一季度“开门红”攻坚战总体目标,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作为,严格落实“复工复产六个条件”“四个到位”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帮扶政策,挖掘保障能力,积极兑现国家、省、市、园区出台的相关政策,全力保障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达产。二是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加大与人社、劳务公司等沟通对接,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及相关就业政策,加大对临翔区忙畔社区、青华社区、文伟社区的宣传,做好双向选择服务,为企业和失地农民搭建务工对接平台。三是积极促进项目洽谈落地。通过电话、QQ、微信、钉钉、邮箱、传真、建立“企业家网络会客厅”等方式,探索“不见面招商”,开展“线连线”“屏对屏”项目对接,保持与目标企业的密切沟通,拓展招商项目资源,确保招商引资不断链。
(九)聚焦廉政建设,着力在打造“沧江园区铁军”上取得新突破。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提升“两个维护”的定力和能力,推动党组织成为“自带动力、自带制动”的“动车组”,推动党员成为自觉研究课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战斗单元格”。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发挥民情信息员“前哨”作用,强化经常性提醒警示教育,增强廉政风险防控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持续抓好综治维稳、意识形态、精神文明、扫黑除恶、依法治市、“七五普法”、保密工作、工青妇等其它各项工作,建设平安和谐园区。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弘扬“临沧作风”,按照“要快、要苦、要敏锐、要有办法、要坚定”的要求,开展“开发区建设管理专业素质培训提升工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临沧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