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日头刚起,85岁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戴上草帽,穿上白大褂,依次往兜里装好育种袋、材料标签和试验记录本,一头钻进玉米地……”近日,央视主持人康辉的一段“只为一个人播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关注,而这名听众就是我国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
来源:综艺《你好,生活》
85岁高龄,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58年,程相文老先生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保护中国人的饭碗,他默默科研的事迹也让无数网友肃然起敬。
住铁皮房、下农田一辈子、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件事在最近播出的综艺节目《你好,生活》中,节目组来到海南三亚,探访在此工作生活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
程相文老先生毕生致力于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然而,当节目组看到他的住所时,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田地旁的铁皮房,按主持人的说法,程老“住在地里”。
来源:综艺《你好,生活》
“南繁”是指把水稻、玉米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使农作物的育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1964年,程相文带上种子去海南种植,坐火车转站,足足走了十五天才到达现在的南繁育种基地,当时的基地环境还以荒坡和沙土为主,只能住在农民家,直到2009年才正式搬家。
在此后的很多年里,程相文每年10月份到这里,第二年5月才离开,玉米从种到收,他一直守在这里,这个小铁皮屋,相当于程老的一个家。
尽管已经85岁高龄,程相文仍然保持着每天下地的习惯,“几十年干的是玉米,看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一天也离不开玉米……”程老说,“你和玉米好,你认识它了,知道它在什么气候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虫害和病害,再去选育,再去认识它,为什么抗病?为什么虫害少?为什么耐旱?为什么下大雨不倒伏......万里挑一有一棵好的(玉米杆),但一棵完美的(玉米杆)也没有,只要玉米具有主要形状且表现广一点,对农民增产丰收有好处。”
从1964年至今,程相文已经在这里度过50多个春节,今年春节,他作为“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后,大年初一又匆匆南下返回三亚。
“一辈子、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件事”,这是程相文对自己一生事业的评价。
来源:综艺《你好,生活》
亲力亲为下地研究一生的目标就是把地种好
玉米育种难吗?节目中,程老介绍的一个小细节让人动容。
玉米育种家要挑选合适的材料进行种植试验,观察形状表现,程老说,“一千多粒种子里有一个好的就不简单了,当然没有的话也不难过,因为有一个它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你可以选几个,相比来说好一点的再拿出来比较,如果都好就都不好......任何研究,试错都是有价值的。
”来源:综艺《你好,生活》
程相文每天下地五六个小时,带领助手套袋、授粉,在标签写上材料信息后系上植株,仔细观察玉米根系、叶片、籽粒长势并悉心记录。他说,亲力亲为才能熟悉材料,光看数据和报告无法发掘、利用好材料,选育出好品种。
每天跟玉米打交道,程相文把玉米当成了朋友,在田地中干活时,他也会经常和玉米“聊天”,“你有没有什么问题?”“你这叶片长得这么宽……”看到不同的品种,都会有不同的感想。
程相文先后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连续创造了夏玉米5亩、100亩、1万亩、3万亩、10万亩国内同面积最高单产纪录。他带着育种团队培育的“浚单”“永优”系列玉米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5亿多亩。
他把长情给了玉米地,已多不出半分再给家人。
春节前后是玉米授粉的关键时间,玉米育种专家都得在田里待着,程相文也不例外,他已经多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过春节,甚至父母、老伴去世,他都没有陪在身边。
被问到到对家庭是否有遗憾,程老一度哽咽,他说没有遗憾。
来源:综艺《你好,生活》
但是提到梦想,程相文想到的还是玉米,他说自己一生的目标就是把地种好,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疫力强、籽粒机收的玉米新品种。
心怀感恩,平衡心态程相文一直有一颗感恩的心,尽管已经为玉米育种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的谦虚、低调让人钦佩。
程相文说,自己一生一直遇到好人,在学校中、参加工作后,都遇到了好人,主持人说“因为你是好人”,程相文连忙说,“不是,我还达不到‘好人’。
”当被问到自己的哪个品质最值得年轻人学习时,程相文又连忙说“分工不同”。他说,要有一颗平衡的心态,不是自己干得好,而是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信任,让自己心无旁骛,一心投入到工作中。“干工作,干就要干好,不干就不干。”
因为程老最喜欢的节目是《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特意赶到现场给程老惊喜,并现场再次播了一遍《新闻联播》曾报道程老的专题报道《中国饭碗盛中国粮食》,这是他第一次只为一个人播新闻。
央视新闻,康辉第一次只为一个人播新闻,他就是85岁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在海南育种近60年,致敬!#你好生活视频号以下为《中国饭碗盛中国粮食》全文(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中国饭碗要盛中国粮食”——南繁育种人的别样新春
清晨日头刚起,85岁的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戴上草帽,穿上白大褂,依次往兜里装好育种袋、材料标签和试验记录本,一头钻进玉米地。
正值新春佳节,三亚阳光明媚,绿意盎然。跟程相文一样,全国各地的育种工作者“追赶阳光”来到这里,放弃与家人团圆,守在田间地头,只为不负春光投身南繁育种科研。
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的海南,是全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南繁的开创应用使农作物的育种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70%以上都经过南繁。
本应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但耄耋之年的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育种专家程相文仍在奋斗路上。节前他赶到北京,作为“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后,大年初一匆匆南下返回三亚。自1964年来海南开展南繁育种,他在此已度过56个春节。
“几十年干的是玉米,看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一天也离不开玉米。”程相文说,眼下正是玉米套袋、授粉的关键时期。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失败了可以随时重来,但作物一种一收,错过只能再等一年。
他每天下地五六个小时,带领助手套袋、授粉,在标签写上材料信息后系上植株,仔细观察玉米根系、叶片、籽粒长势并悉心记录。
程相文说,亲力亲为才能熟悉材料,光看数据和报告无法发掘、利用好材料,选育出好品种。他选育出的14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其中“浚单”系列已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南繁人广为流传的这句话,是过去艰苦条件的真实写照。
今年春节,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的农民科学家李登海继续留在三亚工作。站在试验田边,他回忆起南繁之初的艰辛:1978年,他带着干粮咸菜来到这里进行玉米育种攻关。住在黎村茅草房,有时为了保护育种材料睡在地里,为防止蚊虫叮咬只能全身套上麻袋。南繁育种没有周末和“8小时工作制”,由于长期高强度劳作和不规律的作息,李登海全身上下已动过5次手术。
多年来,李登海培育的玉米高产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产超过1000亿公斤。他创办的登海种业公司已在海南各地建立起17个设施完备的南繁育种基地。他说:“海南提供了这么好的光热资源,现在条件也比过去好多了。我们要珍惜,借着这块宝地加快种质资源创新。”
因常年高温暴晒,程相文皮肤黝黑、满脸皱纹,摘下眼镜后和农家老汉并无二致。在海南育种的近60年里,他有超过一半的时间租住在农民家里,起初还要上山砍柴烧饭,独自一人找地耕作、搞科研更是习以为常。
如今,随着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的加速推进,南繁人已告别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划定26.8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建设南繁科技城,建设专家住宿、科研、生活等设施配套服务区,建成新品种测试实验室、种子质量认证实验室、植物检疫技术研发实验室等一批南繁公共实验服务平台,“南繁硅谷”雏形初现。
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让坚守南繁育种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们备受鼓舞。选育出一系列高产品种的程相文仍在继续科研攻关,致力于选育抗逆性更强、营养成分更高、适合机械化收割的新品种。“中国饭碗要盛中国粮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农民都种上咱们国内育出来的种子。”望着郁郁葱葱的玉米地,程相文满怀深情地说。(新华社记者柳昌林、罗江、王军锋)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程相文等功勋科学家的人生写照,也是所有年轻人需要学习的精神。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许多像程相文这样的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的人给我们创造的,
向“大国工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