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大部地区降水总量正常略偏少,气温正常略偏高;大部地区雨季开始期正常;春季和初夏局地干旱较常年偏重;主汛期降水正常,局地性强降水天气突出,气温偏高;秋季降水正常。综合研判2024年我市属于温度条件较好、降水稍偏欠的气候年景。
一、主要自然灾害分析研判
(一)气象方面
预计1~4月降水正常,气温正常略偏高,东北部地区偏高0.5℃左右。冬季1~2月中旬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霜冻,2月下旬至4月上旬无明显倒春寒天气出现。
预计5月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北部地区偏高1.0℃左右。雨季大致在5月下旬开始,与常年相比大部地区为正常。
预计6~8月降水总量正常,局地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偏重发生;气温偏高,中北部地区偏高1.0℃左右。全市无大范围抽扬期低温冷害天气出现。
预计9~11月降水总量正常,可能出现5~7天的秋季连阴雨天气;气温正常略偏高。雨季于10月中旬前后结束,与常年接近。
应重点关注:冬季阶段性低温;春季、初夏干旱和雷暴、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夏季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秋季连阴雨。
(二)水文水资源方面
1. 汛前水情趋势预测
河道来水:2024年2~5月全市河道平均来水较历史同期偏少2至3成左右,其中怒江流域永康河偏少3至4成,南汀河偏少2至3成左右,南捧河偏少1至2成;澜沧江流域罗闸河偏少2至3成左右,勐勐河偏少3至4成,小黑江上段偏少1至2成。
干旱和河流断流:预计2024年2~5月全市各县(区)大部区域土壤湿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入春以后,土壤墒情将加速衰减,部分区域可能出现轻度干旱,局部区域可能出现中度干旱。水文监测断面发生断流的可能性小。
临翔区供水水源地:2024年2~5月来水量预测:中山水库约150万立方米、铁厂河水库约170万立方米、鸭子塘水库约270万立方米。 结合临翔区水库蓄水及供水状况,预计临翔区中山水库 2024 汛前供水不能满足需求。
2.全年水情趋势预测
河道来水:预测2024年全年两大流域主要河道来水总体属偏枯年份。1~12月来水较历史同期偏少1至3成左右,其中怒江流域永康河偏少3至4成,南汀河偏少2至3成左右,南捧河偏少1至2成;澜沧江流域罗闸河、勐勐河偏少2至3成左右,小黑江上段偏少1至2成左右。
汛期洪水及山洪灾害:预计主要河流以小洪水为主、部分河流可能发生中等洪水,发生局部性山洪灾害的次数可能较多。预计洪水及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其中7~8月最为集中。
(三)森林和草原方面
1. 森林草原防火风险形势研判。
气象形势严峻。据气象部门预计,2024年森林草原防火期总体雨量正常至偏少,气温正常略偏高,风干物燥,将出现阶段性和区域性高火险气象等级,全市大部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略高,春节期间森林火险等级维持在2—3级,未来在全国“两会”期间和清明节期间,预计森林草原防火形势更加严峻,给高风险森林火灾防控带来一定难度。
管控责任压得还不够实。部分乡(镇)、村组野外用火审批、监烧不严;林区施工及输配电线路短路等隐患依然存在;对痴、呆、聋、哑、精神病人摸排和落实监护责任工作还有漏洞;林缘、农林结合部、主要景区和道路等重点地段周边可燃物清理还不彻底;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等。
基础设施薄弱。全市林区瞭望监测率仅为34.33%(国家要求达85%),通信覆盖率为82.88%(国家要求达90%),林区路网密度仅为0.70米/公顷(国家要求达2.5米/公顷),林区阻隔网密度仅为0.86米/公顷(国家要求达4米/公顷),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快速扑灭森林草原火灾的能力。
扑火保障难度较大。全市8县(区)均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加之林区地势险峻,交通道路通透率低,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边境一线等重点防火区域植被茂密,在高火险天气下极易蔓延,林火难以准确判断,火势控制和扑灭十分困难。同时,面临境外火灾入侵威胁,被动受害,扑救人员也面临着多种危险和挑战。
2.林草有害生物灾害风险形势研判。
当前,林草有害生物已经成为威胁森林草原资源安全和生态建设成果的第一大灾害。以松材线虫病、红火蚁、薇甘菊等为主的重大外来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风险不断加大,以白蛾蜡蝉为主的境外有害生物自2021年以来持续发生迁飞入境危害,以核桃、临沧坚果等为主的经济林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面积不断增加,以膏药病、细菌性黑斑病、松毛虫、叶甲、金龟子、蚧壳虫、蚜虫、椿象、蓟马、蛾类(食叶和蛀杆类)、天牛、鼠害等为主的有害生物危害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全市林草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和生物安全,严重影响全市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繁重。预测2024年全市发生林草有害生物73万亩,其中林业有害生物发生58.62万亩、草原有害生物发生14.38万亩,全市林草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在2023年基础上约有增加,局部区域不排除发生突发性有害生物的风险。
3.野生动物风险形势研判。
一是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传播风险。候鸟迁徙季节,面临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非洲猪瘟等)发生的风险;二是野生动物致害风险。村庄、农田周边生活和旅游的人群面临被黑熊、野猪、毒蛇等野生动物伤害的风险。
(四)地质灾害方面
全市地质灾害高发时间主要为6月上旬到10月上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凤庆县大部、镇康县中部和东部,永德县西部和东南部,沧源县中部和北部,耿马县东北部和西部,双江县东部和北部,临翔区北部、西部和东部。陡崖、沟口的村镇居民区危险性大;公路(铁路)沿线、水电建设开发区、矿山开发区、光伏等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的地段。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主要为地质灾害高易发且降水偏多且突发性天气多发的区域,以及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项目施工较多的区域。云县漫湾—忙怀—涌宝镇—茶房等澜沧江沿线、幸福镇、爱华镇;双江县的勐库镇、大文乡—忙糯乡;永德县亚练乡、大山乡—班卡乡、德党镇东西部一带;凤庆县的勐佑—三岔河镇—雪山镇一带、鲁史—新华—诗礼一带、澜沧江沿线的大寺乡和小湾镇,耿马的大兴乡—勐永镇—勐撒镇一带、孟定镇的福荣片区,沧源县的班洪乡—班老乡—芒卡镇一带、单甲乡一带;临翔区的南美乡—章驮乡—蚂蚁堆乡一带、邦东乡—马台乡—博尚镇原那招片区一带。
从激发因素看,降雨活动的时空变化,仍然是影响区内地质灾害发生范围和频度的主控因素;地震活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不合理的边坡开挖及废弃土的任意堆放、陡坡垦殖,也是诱发地灾发生的主要因素。受自然条件限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短期内改变不大。基于对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灾害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预测全市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仍将呈持续上升态势。
二、主要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一)气象方面
1.我市降水区域差异较大,雨季开始前局地气象干旱偏重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请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水,加强节约用水意识。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风高物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阶段性偏高,相关部门应提前采取措施,做好抗旱、防火等工作。春季也是风雹灾害多发期,需做好防御工作。
2.主汛期强降水天气频繁,需重点关注区域性、单点性强降水引发的洪涝和地质灾害。提早安排落实防洪排涝工作,库塘堤坝和城市排涝系统应在汛期前进行普查,消除各种隐患。泥石流多发地段应进行全面检查,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3.秋季易出现连阴雨天气,需加强防范。进入秋季后自然降水逐渐减少,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库塘蓄水工作。
(二)森林草原方面
1.森林草原防火应对措施:一是要强化思想认识,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精神状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随时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成绩归零”的危机感、“眼睛瞪得大大”的紧迫感,做深做实防控工作。二是要强化责任落实,深入贯彻落实总林长令、省长令、市长令的各项要求,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全面落实“林长制”,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林草部门监管责任、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领导包村小组、村小组领导包农户、巡山护林员包山头地块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森林草原防火具体责任逐层分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火灾易发的乡、村林区,落实到户、到人,落实到每个环节、每座山头、每个地块。组织开展督促检查,细化联防联控方案,进一步完善与缅方以及相邻州(市)的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做好森林火灾防控和处置工作。三是要强化火源管控,用最硬的措施,坚决管死林区野外火源,加大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力度,严管进山人员、严处失职人员、严查肇事人员、严格要求护林员。高火险期和关键时段、关键部位,增人、增卡、增加督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不落实整改的,组织专项督查督办。落实老年人、中小学生和特殊人群等重点人群的监护、监管责任,防止林区失火,特别是在景区景点、村舍房屋、公路沿线、仓储重地等重点保护区域及其林缘地带,提前开设防火隔离带,提高林火阻隔能力。建立违规用火有奖举报制度,一经发现野外违规用火行为,一律按顶格处理,保持高压态势。四要强化宣传教育,在坚持开展粘贴宣传标语、乡村大喇叭、发放宣传资料、插五彩旗等常规宣传的基础上,运用好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并积极推进“防火码2.0”应用,引导进山入林群众养成自觉扫码的习惯,同时,针对清明节等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做好精准宣传,大力开展“以案释法”“以案为戒”的警示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遵章守法、科学用火、安全避火能力。大力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减少焚烧纸钱、燃香点烛及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宣传工作做到电视广播天天讲、防火铜锣天天敲、宣传车辆天天跑,构筑起一堵“防火墙”。五要强化应急准备,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强化安全扑火教育和森林草原火情(灾)处置,依险启动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和专项扑救方案,严格执行“三先四不打”和“十个严禁”要求,落实专业指挥,坚决不允许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坚持24小时双岗值班值守制度和归口上报制度,对通报的卫星热点,及时组织人员到现场核查,并在2小时内反馈。森林草原火灾统一由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上报,坚决不允许出现迟报、瞒报、多头乱报等情况发生,以免造成工作被动。高火险期延长护林员巡护时间由下午6点至晚上8点,增加巡护的频次和密度。各县区要运用好已组建的县级至少50人的专业队伍,抓紧落实组建乡镇、各自然保护区、林场等森林草原防火专业队伍。各类防扑火队伍严阵以待,一旦发生火灾,采取杀鸡用牛刀战术,实施重兵扑救,将损失降到最小。
2.林草有害生物应对措施:一是严格执行林草植物及其制品检疫制度,严把检疫关,特别是对造林绿化美化种苗、松木及其制品的检疫,深入涉木企业和市场、重点建设工地、物流贸易等场所开展检疫执法,有效阻断人为传播途径。二是以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契机,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开展部门间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调运使用的行为。三是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纳入日常工作,持续抓好五爪金龙等外来入侵物种排查整治和宣传工作力度,坚决杜绝使用外来入侵物种造林绿化,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良好氛围。四是高度重视红火蚁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控机制,落实防治责任,形成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的良好防治氛围。五是进一步完善边境一线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科学合理设置外来入侵物种监测样地样点;切实做好白蛾蜡蝉等境外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工作,早发现早处置,有效控制虫口密度,严防危害扩散蔓延;切实落实政府、部门、经营者薇甘菊除治责任,制定年度薇甘菊除治方案,加大投入,多措并举推进薇甘菊除治,实现当年发生当年完成除治的目标;推进境内外有害生物灾害跨境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携手应对境内外林草有害生物灾害,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各项准备工作。
3.野生动物应对措施:一是加大野生动物肇事防范宣传。加大对山区和林区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教育和宣传,督促并配合保险公司做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理赔手册、宣传资料发放,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同时加强野生动物防范知识培训,特别是毒蛇、黑熊、野猪等危险动物防范知识宣传,教会群众遇到野生动物时如何躲避及自救,提高群众主动防范能力;建设必要的防护设施,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牌。二是抓实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加强与保险公司沟通协调,切实做好勘察、定损、理赔等工作,严格执行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赔偿范围、赔偿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补偿及时,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三)水文水资源方面
1.临翔区中山水库供水紧张,随着中山水库蓄水量逐渐减少,需关注水量水质变化情况。建议统筹做好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节水调水保障。
2.入春以后,土壤墒情将加速衰减,部分区域可能出现轻度干旱,局部区域可能出现中度干旱。要提前谋划好春季及夏初的抗旱保供水工作。
3.主要河流河道洪水重点关注南汀河孟定段、小黑江勐省段、勐勐河勐勐坝段、罗闸河云县段、沧源县勐董河。
4.山洪灾害点多面广,防范形势严峻,重点关注防洪能力薄弱且有沿河村落的山洪沟。
5.城镇内涝需关注8县(区)主城区及孟定坝区,重点关注临沧主城区内涝防范。
(四)地质灾害方面
1.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预测,今年2024年全市大部降水总量正常略偏少,但仍然要充分估计地质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克服麻痹思想,时刻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放松,时刻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工作目标,查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
2. 落实防灾减灾责任做好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一是持续做好地质灾害“三查”工作,特别是汛期强降雨频发,要重点防范因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特别关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工程建设项目在汛期要注意施工安全,必要时停工停产。二是强化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能作用,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夯实行业部门责任。按照“管行业就要管地灾”的原则,落实行业管理部门防治责任,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排查整治及工程领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时更新地灾防治责任领导及联络员信息,落实在建项目及重大隐患点安全度汛方案。三是发挥驻县联乡技术单位作用,将群测群防和专业技术排查相结合,扎实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工作。
3. 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做好已建成487处监测预警项目的运行维护,保证每年度各个标段的设备在线率汛期不低于95%、非汛期不低于90%。同时,充分发挥好2024个隐患点2486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作用,强化针对在册隐患点的排查、监测、预警工作。“人防+技防”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护网。
4. 提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隐患点单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加强隐患点演练和群测群防人员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地灾防治宣传,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严格汛期、节假日期间地质灾害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要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传达到基层防灾减灾责任人,严格按照“1262”精细化预报要求,“提前12小时划定防范重点区、提前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并组织特殊人群转移、提前2小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等各项准备,遇到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上报。
三、有关要求
(一)切实扛起政治责任。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担当,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和重点领域风险,细化各项防御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切实加强研判预警。气象部门要加强会商研判,特别是节假日和重点时段,各部门要根据气象预警情况,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变化趋势,加强部门联动,做到预警信息发布早、传递快、能到位,完善灾害联动应急处置流程,实现灾害的精准预报、及时响应、准确应对。
(三)切实做好防范应对。要加强防范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以及冬春季群众生活保障的不利影响,加强野外火源治理,开展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四)切实保持应急状态。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值守和备勤,认真履职尽责,时刻保持警惕,遇有突发事件要响应迅速,确保信息传递畅通,应急处置及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