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
老一辈气象观测员靠笔、纸、电报机,这“老三样”启动了中国气象事业。经过数代气象人兢兢业业的耕耘,4月1日起,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从全国试运行切换调整为正式业务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告别人工观测,迈入全面自动化的新时代。
老一辈的观测员如是说:
武玉英(双江县气象局 87岁):现在业务轻松了,和以前相比一个天一个地,以前的苦无以言表,时代越来越好了,很高兴。观测的特点是必须守时,现在实现全面自动化,让观测员得到了解放,再也不用上两三个闹钟,夜晚从恶梦中惊醒。
李水仙(双江县气象局 79岁):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实现全面自动化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让观测人员告别了披星戴月的辛苦。
张太林(耿马县气象局 64岁):观测全部自动化了,这是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们把青春献给了气象工作。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迅猛,气象人特别是艰苦台站的气象人可以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了。
张腾(耿马县气象局 63岁):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地面气象观测大部分靠人工,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数九寒天,天气越恶劣越要向外冲,不但困难大,而且效率低。那时我们就有一个梦想:如果在室外有个观测设备,天气恶劣时能自动把气象数据采集到并传回室内,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没想到,当年梦想的事如今已实现,4月1日,地面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气象观测数据对天气的预报达到了精准化、智慧化。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气象事业的发展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陈绍华(耿马县气象局 63岁):从人工观测、数据查询、手工编发报,到自动观测编发报,实现观测资料自动化处理,地面气象观测进入自动化时代。气象人曾经做梦是气象编报怎么也发不出去的噩梦,现在终于可以不做噩梦了。
董凤莲(云县气象局 57岁):上世纪八十年代没有网络,露天电影和饭后站内人员聚在一起谈笑风生的画面便是今生最难忘的记忆,时常在眼前浮现。值班期间,靠闹钟掌握时间,定时发报、重要报都要按时发送。时刻紧绷的弦久而久之成了“职业病”,现在退休了,时常还会梦到发报时间到,但总是赶不到,一下惊醒才发现这是梦,醒来会安慰自己,那样的日子很快会过去,从人工观测、到半自动化一路走来,我们的观测逐步会全面迈向现代化。今天地面气象观测告别人工观测,迈入全面自动化,这是一次重大的变革,是观测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气象人值得骄傲的时刻。
于文云(镇康县气象局 45岁):全面自动化观测业务改革以后,对我们这些业务人员的要求更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变低。现在在工作中,工作重心要从人工观测记录天气现象及各气象要素更多的转变到设备维护,仪器巡检上,甚至是气象数据的分析应用上,这就对我们这些老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地面观测从人工到全面自动化,值得骄傲,这是国家飞速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中华民族终将实现伟大复兴。
新一代的观测员如是说:
普朝辉(云县气象局 33岁):参加工作后的我经历了云、雨量等人工观测项目的逐步取消,今年见证全面自动化,为科技进步减轻观测员劳动强度而欣喜,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变革发展而自豪,那些痛并快乐的人工观测年代注定被深深铭记!
梅建娇(临翔区气象局 30岁):从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地面气象观测5次改革。2020年全面实现了观测自动化,结束了观测值守班,观测员角色转变,对我们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不用为了发报文而急匆匆的吃午饭、晚饭。也不用天黑了打着电筒换日照纸,更不用半夜起来在自计纸上做记号。同时自动化改革对我们而言面临更大的挑战,设备保障有更多的压力。
从1953年4月6日正式观测的那一天起,67年来临沧气象人经历了建站、迁站和业务改革等一系列气象大事记后,又迎来了地面观测全面自动化的新时代。临沧气象将以此为新起点,瞄准监测精密,着力发展全时全域全要素的综合气象观测,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