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两高辐合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8月16日至18日我市遭遇强降雨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为93.00毫米,最大雨量188.9毫米,出现在沧源县勐角乡翁丁。强降雨导致全市境内多条路段和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泥石流塌方,部分在建工程发生坍塌,部分城镇出现内涝等次生灾害。
为有效防范应对强降雨天气过程,切实发挥气象预报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市气象台于8月14日发布《重要天气预报》,指出“8月16日至18日我市将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需加强防范山洪、地质灾害及城镇内涝。”随着强降雨天气形势的发展,全市气象部门于8月15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8月17日提升为Ⅲ级应急响,“内响应、外联动”全力做好气象保障服务。
多部门联合会商,商讨应对措施
8月14日,市气象局邀请市政府办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应急管理、水文水资源局召开部门联合会商,详细分析强降水天气过程的起止时间、落区、强度,研判持续强降雨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江河流域、重点水库、旅游交通、农业农村和在建工程等高影响行业、高风险区域可能造成的影响,各部门明确防范应对和应急联动措施,并对应急救灾气象服务提出意见建议。
严格值班值守,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支撑
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市县(区)气象局主要领导、坚守一线、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及时安排部署具体工作任务,确保服务不出纰漏;带班领导与业务和服务人员再次熟悉相关业务服务流程,24小时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和降水发展,加强与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沟通联系,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预报意见及雨情信息,分析研判降水发展趋势,为各级政府领导科学部署防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部门联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启动与自然资源和规划、水文、水务等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及联动机制,于16日开始利用“临沧天气”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预警(橙色)信息,指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需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滑坡、城镇内涝等灾害;充分利用中短期和临近期降雨预报成果,滚动作出雨情、水情预报,为水利工程防洪调度、抢险救援和水库防泄洪提供决策支撑。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和微信群组发送农业生产防范建议,并及时向308个防雷“三项监管”对象、145个协议服务单位和2个升放气球企业发布雷电预警信息累计1500余条次,800余人次,提醒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的雷击事故。
加强装备技术保障,确保设备仪器正常运行
市局和各县(区)气象局成立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组,加强探测设备的运行监控,备齐相关配件,及时处置雷达、自动雨量站等设备故障,确保雷达顺畅高效运转和观测数据传输质量。同时,优化业务软件故障处置流程,提高响应和修复时效,确保各类业务软件正常运行。
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气象保障服务万无一失
通过邮件回复、视频连线问答、电话等方式,连续不定时对各台站值班值守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值班值守人员在岗情况,了解业务人员和值班领导对汛期气象服务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响应服务流程、天气实况以及发展趋势的熟悉掌握程度。督促各台站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解到岗,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应急处置和气象灾害防御等工作顺利进行。
至8月20日,强降雨天气过程逐渐减弱,预计未来一周,全市还将持续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在防范应对此次强降雨过程中,气象部门共发布暴雨预警信息29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预警20期,报送决策服务信息51期,通过云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送短信7万余人次。市、县(区)应急管理部门和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部门利用好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研判天气变化对本行业和领域的影响,切实做好强降雨防范和抢险救灾工作。(段永平、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