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方“促投资”“拼经济”的核心抓手,招商引资已成为决定地方发展绩效差异的关键变量。为顺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镇康县积极转变思维、找准优势、强化服务,因地制宜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招商引资新实践、新局面、新成果。
---招商攻势再深化,“一股劲”的实干力量“知势”破局
2024年,镇康县党政代表团外出招商14场次,考察企业(项目)86个,开展及参与宣传推介活动38场次。累计引进企业195户、引进项目62个。一是精招引+新模式,高质量引进来。围绕区域定位和产业布局,确定了外贸进出口加工、高原特色农业、矿产开发利用等11条重点招商产业链,聚焦上、中、下游及已建、在建、未建项目分类布局,重点推出招商项目41个、总投资131亿元。并开启招商新模式,积极寻找目标企业,不断加大链主企业引进培育,促进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二提能力+强服务,高标准融起来。会同国内高校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班,不断提高招商队伍的创新思维、务实作风和业务本领。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加强重点在谈、签约、落地项目全过程服务保障力度,持续开展企业大拜访大走访活动助企纾困。坚持打造高能力队伍,提供高标准服务,促进新引进企业加速融入镇康高质量发展大局。三是搭平台+重宣传,高水平走出去。发布《镇康县招商引资指南》和宣传片,充分发挥其宣传推介作用。利用中国农大帮扶机制、“沪滇合作”机制、云南省贸促会、行业协会、招商顾问等平台资源,借力造势,拓宽资源渠道。积极发挥驻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小分队”和对缅招商“小分队”作用,开展“阿数瑟”山歌会招商引资活动,参加各类推介会等,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速资源累积,加强成果应用。
---引资优势再增强,“一张网”的投资环境“聚势”升级
镇康坚持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变竞争优势为领先优势,采取“344”工作思路,将口岸升格、老城改造等重点工程列入全县四大工程,有计划、高运转的破题,目前全县城市韧性得到有效提升,社会预期明显增强,对外开放的大门正日渐敞开。一是口岸优势更凸显。南伞口岸距离缅甸果敢老街仅9公里,距腊戌197公里、曼德勒484公里、内比都780公里、皎漂港920公里,口岸四项流量指标多年居于全省对缅口岸前列,是通往印度洋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和前沿窗口,也是承接东部地区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聚集地。二是园区功能更完善。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南伞园区总规划面积15.5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累计投资61.9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仓储用房4.2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3900套,已入驻企业41户。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在这里加速集聚。三是资源禀赋更优越。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矿产、文旅、生物等资源富集,水能资源占全市四分之一,13种矿种开发和加工潜力巨大,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建成蔗糖、核桃、咖啡、橡胶、茶叶等高原特色农业基地200万亩,澳洲坚果产量全省第一。
---项目胜势再加固,“一画卷”的发展蓝图“蓄势”跨越
2024年,全县新签约项目6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落地建设23个,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24.7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万美元。一个又一个的数字是镇康县持续奏响新时代招商引资“奋进曲”的音符。镇康县始终坚持重大项目由主要领导亲自洽谈、亲自服务、亲自参与签约,各部门主动对接、分类跟进、竭尽全力做好服务,让项目尽快从“纸上”落到“地上”。当前引进企业已涵盖了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合作项目有绿色能源、高原特色农业、文旅康养业、先进制造业、新材料和出口导向型产业等多领域。下步,镇康县将坚持发挥好招商引资核心作用,起势开篇、逆势破局、扬势谋远,不断推动镇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