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向幸福村建设推进以来,耿马自治县始终坚持思想认识不变、发展目标不变、建设任务不变,自觉对标建设指导性指标体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以“六部曲”奏响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交响乐”。
谱好“奏鸣曲”,充分凝聚发展合力。始终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作为“政治工程”抓牢抓实,多方发力推动工作小步快跑、大步向前。在7名县级领导和37个县级部门挂钩包保的基础上,持续向边境村(社区)选派7支驻村工作队和22名驻村工作队员,选派77名干部到抵边村(居)民小组担任第一书记和驻组干部。深入开展“学回信、见行动、办实事”“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牢记身份、感恩组织、扛起责任、坚守国门”等主题实践活动,组建宣讲小分队定期到边境村(社区)开展政策宣讲,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积极投身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谱好“革新曲”,全面创新促动工作。对标市级“1336”建设思路和“七个一”工作法,结合耿马实际,以“1234567工作法”着力推进各项工作。按照“行政村统一标准、自然村按‘达标型、提档型、示范型’分类建设”的工作思路,把60个自然村按照划分为8个达标型村庄、37个提档型村庄、15个示范型村庄分类推进,并在市级制定三型村庄建设指标的基础上,立足耿马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同时,制定《行政村21项指标任务作战图》《三型村庄分类指标任务作战图》,细化达标型村庄建设任务38项、提档型村庄建设任务55项、示范型村庄建设任务55项,做到任务细化、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谱好“进行曲”,持续增加发展动能。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制定印发《耿马自治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农业产业2022—2025年规划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分别与耿马金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正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善村企合作利益联结机制,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5.1万亩。通过改良现有山地肉牛品种,以引进养殖西门塔尔品种肉牛为主,大力发展畜牧业。制定印发《耿马自治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蚕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完成蚕桑种植1101亩。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全力推进边民增收,耿马自治县7个边境村(社区)2022年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
谱好“优势曲”,全力助推经济发展。充分认识口岸经济在耿马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持续抓好边民互市贸易政策实施,7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实现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全覆盖,引进临沧清汇互市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孟定清水河口岸边民互市一、二级市场全流程电子化联动跨境结算和交易,有效解决境内外边民使用现金跨境结算风险。孟定清水河口岸被列入全省智慧口岸建设名单,并作为全省首个“运抵直通”试点口岸正式运行。抓牢作为全省首批推广实施“金融支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5个边境县之一的机遇,积极推进金融要素保障工作,率先探索金融支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可行路径,顺利完成7个边境村(社区)“信用村”创建工作,授信农户3723户,授信金额8520万元。
谱好“引擎曲”,重点强化项目支撑。充分发挥包村处级领导、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和科技特派队等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帮扶,聚焦“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6个方面的建设任务,编制项目246个,规划建设项目资金4.2亿元,现已开工建设项目216个,完工项目137个,完成投资2.96亿元。通过补短板、强弱项,目前,7个沿边行政村(社区)水、电、路、网全面贯通,特别是河外饮水管网联通工程的全线贯通,彻底改变了河外片区历史上靠天吃水的难题。同时,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实施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文体器械覆盖工程,实现7个沿边行政村(社区)60个自然村全覆盖,沿边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谱好“主体曲”,共建共享美丽家园。注重发挥群众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的主体、主人、主力作用,以“思想引领+机制撬动”引导群众树立“我的家园我建设”“我的幸福我努力”的主人翁意识,依托市级挂包领导、县级挂钩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员,持续开展“三个心向”主题教育、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政策知识宣讲等,凝聚共建意识;以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绿化美化的“小切口”撬动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制定《洁净村庄〈六有四净四规范〉和洁净庭院〈三美三净〉》标准,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保洁和“最美庭院”活动,制定日常保洁、垃圾清运制度,结合绿美工作建设,积极开展“小菜园”“小花园”“小庭院”“小果园”建设,发展庭院经济,绿化美化村庄,切实提升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