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提升边疆现代化治理水平——锻造新时代强边固防“钢铁长城”

发布日期: 2024-12-18 19:45 信息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次数:
香港六宝典资料免费

临沧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791公里,有3个边境县10个边境乡(镇)44个边境村(社区),是我国西南对外开放窗口和强边固防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国守边、筑牢西南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

近年来,临沧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探索创新以“三个站位”深入推进锻造新时代强边固防“钢铁长城”工作实践,推动临沧边疆现代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站位边疆稳定,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2023年1月,临沧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荣誉的背后,是临沧各族干部群众不分你我、守望相助、和睦共进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临沧持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依托“收信人宣讲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等开展宣讲360场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临沧在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发力,举办全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班,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轮训122期21500人次。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925场次。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项目16个,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选拔使用“四个特别”好干部,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班子占84.91%,11个世居少数民族均至少配备1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有了党的领航掌舵,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向心力更足、凝聚力更强。

多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临沧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先后建成27个省市级研究基地、教育基地和主题教育馆,讲好“班洪抗英”及“傣族让坝、佤族让山”等临沧故事。创新实施持续巩固提升1个临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1个沧源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中心,建设全市8县(区)茶叶主产区和边境3县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成澜沧江沿线和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沿线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联盟。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中缅边交会、“中缅少年手牵手·交往交流心连心”活动……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

临沧深入实施“石榴红”工程、“三项计划”,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各族群众进一步增加了解、增进情感、增强认同。

爱国、爱党、爱家乡的传统一直滋养着临沧各族人民。如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中,临沧各族群众共居一个村寨、共读一所学校、共组一个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花”。





站位边境安宁,建强卫国戍边“红堡垒”


从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班老回归到当下的“草鞋外交官”毕世华、“一门两忠烈”张从顺、张子权父子,每一个故事都是临沧人为国守边的生动诠释。

强边固防攸关大局,党的领导是关键。临沧不断加强边疆党建长廊建设,324个党组织完成标准化、规范化达标创建,307个村民小组实现活动场所全覆盖。压紧压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工作责任,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取得实效。

“近期要持续提升边境巡逻管控力度。”今年4月,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上龙乃村171执勤点三级联防所护边员在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的调度下,开展边境巡逻工作,成功抓获2名非法出境人员。

针对影响边疆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临沧积极探索边境辖区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边境地区党组织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两网”变“一网”,建立1.92万个边境县网格,推行五户联保、十户联防,形成一点预警、多点响应格局,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10个沿边乡(镇)均组建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不断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
     在距边境线仅2.9公里的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让人印象最深的是边境线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远远望去,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给人以稳稳的安全感。

长期以来,临沧持续开展“红旗飘飘”工程,以“党旗红”为切口,扎实开展“固边、兴边、稳边”红色行动,在抵边一线农户家中、集镇口岸、公路沿线悬挂国旗,在党员教育基地、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先锋岗等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悬挂党旗,引导边境群众“扎根边疆、心向中央”。

与此同时,临沧持续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深度融合,边境线“看不到、走不到、管不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重组人防力量,重点关注偷渡违法高风险路段,加强巡逻频次,增设夜间不定时巡逻组,进行不定时、不定点夜巡。大力推行群众积分制、“协商在基层”等一批有效治理举措。

临沧处于维护边境安全最前沿。近年来,临沧立足市情实际、发展现状、区位条件、内外环境,坚持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巩固和拓展社会和谐稳定、边疆稳固安宁的良好局面,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站位国家安全,构建全民防控“共同体”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临沧各族群众身上都镌刻着全民防控的基因。

清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高海拔区域的山头寨村水桑树组,浓雾还未散去,142界碑静静矗立在国境线上。山下抵边警务室里,罗光柱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画面,并定时向上级指挥中心报告情况。

“作为守边人、作为段长,我有责任守好祖国的边境,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山头寨村外事界务员、段长罗光柱的“使命”不仅是值班值守,更要负责142号至143号界碑巡逻,这条长约2.6公里的边境线,他走了整整39年。

近年来,临沧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守土固边的强大优势,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守边防”机制,开展“争当一辈子好段长”实践活动,践行“脚步丈量边关”理念,做到指挥在一线、调度在一线、督战在一线,将290.791公里边境线划分为218个责任段,1639名市县乡村组段长同守边境,全面构建“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全民防控体系。

边境地区是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除了构建全民防控体系,临沧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服务体系,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边境管控政策,开展法治文化“四入行动”“法律六进”“全国法治宣传日”等活动。通过村民小组长会、户长会、火塘会、微信群、大喇叭、巡逻车、宣传标语等形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传递法律政策信息,激励引导边境一线群众坚决为国站好岗、把好关、守好门。

围绕“稳堵防管”措施,临沧遍访涉缅婚姻家庭,全面清查管理“三非”人员,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将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列为市委重点工作,按照排查、处置、销号,再排查、再处置、再销号原则,对重大风险隐患实行动态管理,高位推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形成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良好局面。

强边固防是国之大者。立足边疆、边境、民族地区实际,临沧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践行“三个站位”抓强边固防的生动实践,切实肩负起为国守边重大政治责任,站好安全岗、放好安全哨,坚决守好国门、管好边境、筑好防线,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在祖国西南边疆大地持续唱响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壮美之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