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扶持 示范带动 健全机制
双江走出产业扶贫新路子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工作来谋划,出台意见,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6.29亿元,确保群众在产业扶贫中稳定增收。
从2016年起,全县每年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000万元以上进行扶持,夯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基础,全县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50万亩,贫困户人均达9亩以上。全面推广甘蔗优良品种,引导蔗区的贫困户发展甘蔗产业,户均达8亩以上,亩均增收650元;将烟区向贫困村倾斜,贫困户烟农户均种植面积达5亩以上,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扶持有种植空间的贫困户扩大茶叶种植规模,户均种植面积达10亩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扶持贫困户对已种植的核桃进行管护,户均种植面积达5亩以上;对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给予畜禽良种扶持,扶持6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猪、鸡、牛、羊畜禽养殖和种桑养蚕等“短平快”产业,如:南布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罗那毛户借助桑蚕养殖实现了脱贫致富,她家在开始桑蚕养殖前,人均纯收入仅有2500元左右,2016年种植4亩桑树养蚕收茧6期,卖茧创收1.6万元,加上甘蔗和茶叶收入,家庭总收入达2.5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通过产业扶持,每个村有1至2个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有1至2个产业增收项目,带动贫困户实现人均纯收入4588元。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对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县域企业在项目申报、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助推企业做强做大。积极探索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5+”模式,完善和推行利益联结机制,开发县域企业用工岗位,企业与贫困户共签订甘蔗、茶叶、烤烟、核桃、咖啡等收购协议,通过龙头企业帮带,实现对贫困户增收。全县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个,带动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就业305人、季节性就业378人,实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393元。
全县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23个,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个以上,入社农户达2.2万户,3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合作社11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入社。全县有8家企业、1个家庭农场、160个专业合作组织与全县75个村(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县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县共投入产业发展循环资金2009.6万元,用于支持各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探索“坝区合作社+山区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总社+合作分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落实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奖补办法,对具有双江户籍的外出务工、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务工人员由县财政按照外出地点远近给予交通补贴;在县乡村分别设立就业服务站,在省外设立12个就业服务站、33个信息联系点、33名信息联络员,建立就业服务站(点),加强与县内外用人单位(企业)对接联系,强化政策的兑现和对外协调服务;开展“千人培训计划”485场35644人次,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个贫困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推进“订单式”“定向式”就业,转移贫困人口县外长期外出务工2037人,短期就近务工4321人;对有劳力无法离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置公路管护、环境卫生管理等“400+X”公益性岗位,1053名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实现有劳务意愿的贫困户就业全覆盖。
按照“培养电商人才,发布产品信息,拓展销售市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思路,构建“互联网+”扶贫网络,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搭建电商平台、开发电商产品、培养电商人才、畅通物流渠道,大力推进“电商+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帮带模式,有效破解了双江核桃、坚果、水果等农产品销售难题,依托县级运营商“丝路荟”公司,将合作社的农产品直接与市场对接,使产品变成商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截至2018年底培育电商企业12户、微店70户,贫困人口从事农村电商40户,电商实现了交易额550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如:针对今年核桃价格下跌的情况,县委、县政府采取到上海市嘉定区、浦东新区、崇明区体育会展中心等地举办“牵手东航、赏味双江、助推脱贫”特色农产品推介展销会,与省内核桃加工企业进行订单合作,与上海东方航空公司合作销售航空小食品,到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举办农产品品鉴会等举措,搭建供应链精准扶贫体系,与上海崇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临品入沪”合作框架意向书,达成3000万元农产品购买合同,加快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使农户产销一体化难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