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济困”与“造血帮扶”相结合
镇康县拓宽产业增收路
走进镇康县勐捧镇酸格林村字家寨自然村,大片大片的甘蔗茎节分明,新发出的蔗叶翠绿葱郁。看着满园甘蔗的长势,甘蔗种植大户李老军提前品尝着生活的甘甜,感受到了今年有望丰收的乐趣。“甘蔗已经种出了成效,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很多,今年我又试种了一点烤烟,如果种成功了,我会带着更多的老百姓一起种,一起摘穷帽、奔小康。”
李老军是酸格林村字家寨自然村的甘蔗种植大户。自2011年种植甘蔗至今,他家的甘蔗种植规模从4亩发展到28亩,收入达到14万元,生活是越过越好。
“羊群走得好,全靠头羊带。”酸格林村是一个边境彝族村,全村辖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1户2585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发展好自家甘蔗产业的同时,李老军不忘带领村里的其他群众一起发展,只要有时间,他就会主动来到田间地头把自己总结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村民。特别在看到其他自然村的群众种植烤烟增收致富后,他就带头在自家空闲的地里试种了几亩烤烟,只要试种成功,村里的村民又将增添一条不错的致富渠道。在李老军的带领下,字家寨自然村的30多户贫困户通过种植甘蔗都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大家对跟着党员干部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坚信不疑,对今后的幸福生活更是信心十足。
“我们跟着村里的党员干部种甘蔗,家家都有收入。现在又继续跟着他们种烤烟,把烤烟种好,甘蔗收入加上烤烟收入,以后的日子就越来越有盼头了。”跟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发家致富的酸格林村村民扣永平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镇康县立足山区资源优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脱贫攻坚战,根据乡(镇)、村寨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群众的教育引领作用,带动群众切实转变观念,艰苦创业、自力更生,采取“输血济困”与“造血帮扶”相结合的办法,在巩固发展好核桃、甘蔗产业的同时,积极引进烤烟产业,通过统一规划种植面积,统一供苗,统一召开各种现场培训会,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开展统防统治等烤烟生产管理模式来帮助烟农种好烤烟,增加收入。同时,以烟站技术员为中心,组建了一支烟农信任、技术过硬、管理规范的烤烟专业化队伍,切实帮助烟农解决移栽、中耕管理、封顶打杈等各个环节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烟农的生产管理水平。针对当前烤烟在移栽过程中出现的干旱缺水,导致烟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像酸格林村就以村“两委”在动员村里有拖拉机的群众到坝区拉水互帮互助的同时,积极向上对接汇报,得到县消防救援大队的关心与支持,定期为酸格林村运送烤烟生产用水,切实帮助烟农解决了干旱缺水的后顾之忧。
“为了助力勐捧镇的烤烟发展,我们结合部门实际,自4月底开始,每天为酸格林村提供4车生产用水,我们会一直持续到烤烟种植结束。”正在忙着灌水的镇康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王永泰说道。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酸格林村的烤烟产业除了技术、用水有了保障外,烟区烤房、烟水配套、烟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都得到了保障,烟农对种植烤烟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家里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就是种烤烟,现在房子、车子都有了,日子越过越好。今年我又种了20亩,预计收入在10万元左右,我对烤烟产业相当有信心。”说起烤烟产业给生活带来的诸多变化,酸格林村村民罗老二一脸幸福感。
据了解,2018年酸格林村有300户农户种植烤烟3017亩,收入达1100多万元。有414户农户种植甘蔗5679亩,收入达705.8万元,烤烟、甘蔗等特色产业已成为酸格林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 “金叶子”“摇钱树”。截至目前,全村已完成烤烟种植3300亩,甘蔗种植1100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下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下足绣花功夫,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巩固抓好烤烟、甘蔗、核桃等致富产业,发挥好‘边’的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率先打造好边境小康示范村奠定坚实基础。”酸格林村党总支书记李文亮说。
像罗老二这样通过种植烤烟步入小康生活的农户只是镇康县广大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镇康县紧紧围绕“产业多元强县、脱贫攻坚兴县”的总体思路,根据乡(镇)区域特点,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发展壮大甘蔗、烤烟、核桃等经济产业,确保边境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2018年镇康县种植烤烟17300亩,产值达4110万元,实现税收863.1万元。2019年市上下达烤烟种植任务3.6万担,镇康县计划种植17000亩,目前下种15810亩,各项移栽种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今年预计每亩产量达2.2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