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林草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壮大“三大经济”来定位、谋划和推动工作,坚持“快”字当头、大干快上,持续强基础、提质效、增后劲,实现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保持全省前列,增长20%以上,切实把临沧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强基础,提升发展能力。持续夯实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是大干项目。全力以赴抓机遇、争项目、稳投资,确保全年向上争取资金7.4亿元以上。重点实施好投资4.6亿元的1013公里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提升林区路网,在确保防火应急核心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便民出行、旅游康养等方面的多重作用。二是大搞绿化。全力推进绿美临沧建设,以澜沧江南汀河沿岸、国道省道沿线、重要水源地、地质灾害点等生态脆弱区为重点,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建设工程和全域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10万亩、义务植树600万株以上。三是大抓治理。启动林草管理基础清查行动,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全面查清全市林草资源本底及生态状况,落实管理属性和管理边界,实现精准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
提质效,释放发展潜力。持续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质量、要效益。一是科技攻关。聚焦临沧坚果、核桃、竹子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院士专家团队及各类科研院所、院校的科技研发力量,加快推进良种选育、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等一批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解决林草产业产量不高、品质不优等难题。二是示范推广。全力参与100万亩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行动,总结推广经验,培育锻造一支覆盖各个产业的林草科技服务队,继续在100万亩核桃示范基地、3万亩林板一体化原料林基地、10万亩“笋材”一体化原料基地建设中,培养一大批爱林草、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技型林农。三是健全机制。不断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深化拓展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各方优势互补、互促发展。探索建立“顺应市场规则、满足各方需求”的产业价格机制,抱团应对原料价格波动风险,确保企业持续获利、林农持续增收。
增后劲,激活发展活力。持续推动林草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一是优化布局。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分类施策,重点推进以凤庆为主的核桃产业园,以永德、镇康为主的临沧坚果精深加工产业园,以沧源、临翔、云县、双江、耿马为主的木竹基地及精深加工区,推动优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二是培育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林草项目库,精准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落户临沧,力争完成林草招商引资项目100个。三是靠前服务。健全完善挂联企业工作机制,深入企业大走访、大拜访,为企业送政策、讲政策、解难题,重点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监管和服务。强化林地要素保障,接好省级部分委托权限,全面减少审批层级,压缩审批办理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