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出门就是水泥路,污水和垃圾统一处理,房前屋后都有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墙上还画上美丽墙画,寨子一天比一天漂亮,日子也越过越好。”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下班老四组村民田大昌感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给村子带来的喜人变化。
自现代化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班老乡立足6个村都是边境村的实际,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源、丰富多彩的生态资源和潜力十足的抵边资源,打好打响红色、绿色、抵边“三张牌”,用好“123456工作法”,有序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围绕‘六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按照临沧市‘1336’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工作路径,班老乡认真对标‘1+3’的标准,突出‘一村一品’,打造示范型村庄7个、提档型村庄12个、达标型村庄21个。”班老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武装部长赵培轩介绍,2021年以来,全乡共实施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32个,目前已竣工8个项目,完成投资854.6万元;在建项目24个,完成投资290万元;今年以来批复的28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同时,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为依托,班老乡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用好“1+3+N”产业发展模式,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通过引进市级龙头企业沧源海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勐弄境内外田园综合体、南乌河田园综合体、营盘村蔬菜产业基地成为发展小区域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突破口,实现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农户三方受益;对南海、芒黑老寨、纳勐特色水果产业基地的规划布局,将使“好资源”变成“好钱景”,与双江滇西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让好产品不愁卖;积极探索橡胶产业地方政企合作模式,用项目资金投入技改生产线,提升产品附加值,反哺集体经济和胶农,实现企业增产、农户增收,突破橡胶收入瓶颈;依托下班老食品加工厂、南海果干加工厂,开发以蜂蜜、泡菜、果干等为主的“阿佤山老支书”系列农特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好资源”与“好品牌”深度融合。
“走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路子,群众获得流转土地的租金、参与打工的薪金和发展产业的收益,村集体经济也又多了一笔收入。”班搞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强信心满满地说,果蔬产业让群众忙起来、腰包鼓起来,特别是食品加工厂、果干加工厂等项目的落地,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让群众不出村不出组就有稳定收入。
“我们通过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个示范区’建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等工作有效结合,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作为落细落实‘三好’的具体行动。”沧源县政协副主席、班老乡党委书记赵冬丽说,通过建设班老抵边红色精品小镇、上班老九组最想念毛主席的村庄、下班老四组贡象节起源的村庄、南海抵边共同富裕第一村、勐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一批特色村寨,把“愿景图”变为“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