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村“四手联弹”奏响文化振兴新乐章——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

发布日期: 2022-05-25 14:38 信息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凤庆县新华乡紫微村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按照“以点带面、协调发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路,紫微村党总支立足自身苖族聚居优势,以新型合作组织为杠杆,撬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引乡贤,破解人才困局。为解决传承人越来越少、缺乏市场主体带动带来的保护与开发难题,乡党委政府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又热爱本土文化的乡“二代”回村创业,组建新型市场主体(紫微村农业开发服务中心),通过合作组织把潜藏在民间的各类民族文化传承人、手工艺人组织起来,携手建品牌、打市场,撬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建机制,夯实服务基础。建立“微型股份”合作机制,以紫微村农业开发服务中心为平台,乡村两级负责打基础、建作坊,运营方负责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人员培训,广大参与群众负责原料种植(已种植300亩工业大麻)、商品生产。根据营业额利润,村级集体占70%,运营方占30%,群众以卖原料和提供各类产品获得变现收入,实现三方互利共赢。

创品牌,解决销售瓶颈。紫微村农业开发服务中心运营以来,依托运营方在市场方面的优势,立足民族特色,打造原生态绿色品牌,实现了苗族织布、刺绣工艺从展示到出商品的转变、从服饰的单一品类到各类工艺产品的转化、从变卖成品到网络订单私人定制的转型,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打通文化与产品的时空阻隔,打通优质农产品与市场的空间阻隔,实现以点促面的效果。

重管理,化解发展难题。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乡村两级共同的历史责任,乡村两级既是管理方又是参与方,乡党委政府积极主动服务好新型市场主体的引进与发展壮大,着力解决好新型市场主体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做好乡村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统筹特色作物种植,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夯实基础。同时,以打造一批市级、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为依托,争取项目资金投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