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朵花,500年后开成大产业

发布日期: 2024-06-25 09:00 信息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次数:

喷云吹雾花无数,条条锦绣游人路。又是一年茶花盛开季,凤庆县城市公园、大道两旁、农家小院,茶花朵朵开,一片姹紫嫣红。

红茶花艳丽大气、白茶花清新脱俗、粉茶花娇艳动人,让人流连忘返。茶花,既绽放了美丽,又绽放了“美丽经济”。

悠久历史奠定一朵花的气质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凤庆县,气候温润,适宜花卉的种植和繁育。史料记载,凤庆县有着悠久的茶花种植历史,现存的凤庆石洞寺“九芯十八瓣”古茶花可追溯到明朝弘治年间(大约公元1488年)所植,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现如今,凤庆县茶花种植面积和数量广泛,茶花深受人民群众欢迎,是人们口中寓意“生机勃勃、四季常青”的吉祥花。2015年,茶树、茶花被确定为凤庆县的县树和县花。

在地理、历史和人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凤庆境内催生出大量茶花种植和繁育基地,以及展示交易市场,形成了茶花产业基础。

随着花卉销售的逐步壮大,茶花市场良莠不齐、茶花产业经济粗放、产业链短等问题逐渐显露。如何规范茶花产业市场、如何带动更多的茶花农户致富、如何实现全县茶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凤庆县茶花产业从业者思索的问题。

创新模式催生一朵花的涅槃

“这段时间县人大代表来教我们栽茶花,还帮我们跑销路。我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好,把以后的生活过好。”凤山镇京竹林村平掌村民小组村民赫茶银,在县人大代表瞿成云的技术、苗木、销售渠道的帮扶下,发展起茶花产业。

这是凤庆县茶花产业谋求转型发展的一角。

从2017年开始,凤庆县创新发展模式,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于同年9月成立安石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9年12月成立茶花协会,以“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组织化经营模式,按利益分成模式与花农进行合作,形成了一套可持续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带领全县茶花产业走上发展“高速路”“致富路”。

作为“领头雁”,合作社和协会负责对花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推动茶花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保证了茶花品质和农户利益。同时,茶花协会牵头建设苗木示范基地——凤庆县石洞寺双阁园茶花基地、凤庆安石村建设茶花繁育种植基地,以茶花资源深耕茶花经济,实现全县茶花产业高质量高发展,并逐渐打开了全国茶花市场,打响了品牌。

目前,茶花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00余户,茶花协会有会员1000余人。通过旅游公司、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共同努力,全县拥有本地名优品种100多个,引进外地品种200多个,种植茶花存量约100万株。2023年帮助农户销售茶花10万余株,产值达50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增加农户收入400多万元。合作社成立以来,仅仅茶花种植销售一项,产值已超过2亿元。

农旅融合焕发一朵花的活力

茶花盛开季,凤山镇安石村茶花谷、洛党镇石洞寺双阁茶花节一直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来自县内外的游客欢聚一堂,在繁茂缤纷的茶花花海间徜徉,赏花、拍照打卡,看文艺演出,品美味小吃。今年春节期间,安石村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为进一步延伸茶花产业链,茶花合作社和协会以“绿色、生态、美丽、富裕”为抓手,拓宽茶花产业发展空间,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形成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开办茶花展览会、举办茶花文化旅游节、打造茶花栽植示范区、建成“茶花谷”景区,单一型茶花产业正逐步升级成为花、文、旅、吃、住、玩相结合的新兴产业。

每年花季,花开枝头与山水斗艳,花开风里看花瓣娇舞,花在叶上簇簇灿若云霞,如此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客商也纷至沓来——栽植培育、观光旅游与苗木销售相结合的旅游模式,给茶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凤庆县把茶花产业作为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带领老百姓走向红红火火、热闹非凡的新生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