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按照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强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工作,全市“三农”工作取得新实效。上半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73亿元,现价增8.5%,可比价增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06元,同比增6.9 %。
种植业增产增收,夏收粮食、油菜生产总体较好,完成夏粮播种面积110.23万亩、增0.18万亩,预计夏粮产量13.56万吨,增0.37万吨;完成油菜种植面积19.71万亩,增2万亩,预计产量2.84万吨,增0.6万吨。特色经济作物提质增效,甘蔗种植面积110万亩,产量520万吨,同比增21.4%;蔬菜种植面积42万亩,预计产量59.17万吨,增4.1万吨;咖啡豆面积11.35万亩,产量1.1万吨,增0.5万吨;茶叶种植面积209万亩,预计产量9.24万吨,增0.2万吨;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58.07万亩,预计产量1.54万吨,增0.1万吨;橡胶种植面积98万亩,产量1.55万吨,增0.1万吨。
肉类总产量大幅增加,预计全市肉类总产量17.99万吨,同比增长30.4%。预计生猪出栏168.5万头,增28万头,同比增19.6%;牛出栏10.75万头,增0.8万头,同比增8%;羊出栏28.5万只,增5.2万只,同比增22.4%;家禽出栏1300万羽,增270万羽,同比增26.2%。
渔业平稳发展,全市渔业养殖水域面积16.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完成水产品总产量7.36万吨,增0.1万吨。
持续推进“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和产业帮扶工作,全市有2742个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股份、订单、劳务、租赁等多种联结方式,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91689户361238人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有机嵌入各产业链条,助力农户创收增收。全市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00万亩,其中1680.8万亩产业基地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91689户,基本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
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成2022年度云县大朝山西镇龙潭村开展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的中期评估;完成8个第二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村(社区)的终期评估,指导7个第三批试点村(社区)对标对表推进建设工作;临翔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创新有效开展。运用积分制、清单制、评比制等典型方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行政村占比均达100%。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全市945个村(社区)12297个小组修订完善了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持续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完成8个省级绿美乡(镇)、30个绿美村庄、9个候补村庄的复核工作。目前,全市完成绿美乡(镇)和省市级绿美村庄建设投资9511.62万元,完成绿化面积34.41万平方米,完成植树量26.91万株,改造提升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9825个。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乡(镇)受理农村宅基地申请6434宗,审批4381宗,全市审批率68.09%,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不断规范。完成对全市8县(区)77个乡(镇、街道)12438个清查单位2022年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目前已上报省级审核,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巩固提升;起草2023年度农业农村改革工作台账任务和改革要点,开展督促指导6次。
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目前争取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1个,扶持资金600万元;争取到“四位一体”项目3个,扶持资金1500万元;争取到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340万元,项目涉及8县(区)62个村。市级配套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16个,资金800万元。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工作,目前已到位农业农村科技教育项目资金共2739万元,重点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高素质农民培育、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农业农村科技教育等项目。
强化农民教育培训,目前,全市开展现代农民培训共1456期106776人次,完成目标任务13.05万人次的81.82%。市级成员单位完成骨干培训14542人次,完成年度计划16320人次的89.11%。
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完成对凤庆临沧工投顺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双江蛋鸡养殖2个2022年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项目验收工作。云县、永德县争取到2023年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2个、补助资金100万元,目前已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公示,正在组织建设主体开展项目建设任务书编制工作。组织开展2023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累计召开线下培训会41期,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辐射带动4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