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之年,凤庆县凤山镇按照部署要求,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着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社会民生短板,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奋力谱写惠民发展新篇章,确保“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全力以赴抓项目夯根基
一是精准发力谋项目。年内,围绕乡村振兴、“两新一重”、生态文明建设等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优质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市、县投资计划。全年谋划项目50个以上、落地项目20个以上。充实完善“十四五”重大项目库储备,强化动态管理机制,全年新增储备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19.06亿元以上。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用足用活各类政策,加大跟踪衔接和落实力度,计划争取项目资金2000万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亿元以上。二是主动出击引项目。聚焦核桃、茶叶等传统产业,延伸拉紧“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做好“建链、补链、强链、长链”各类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认真按照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工作部署,以“抓基地、强龙头”为重点,积极开展核桃市场拓展、“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以及核桃水洗果加工站项目建设,申报建设水洗果加工站5个。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发展、重点突破、服务全局”,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原料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1万亩。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导向,持续发力、加大投入,加快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建设,积极争取在城中村城边村改造、社区智慧管理服务、农林畜生态循环发展等方面获得项目支持。三是凝心聚力建项目。以“五网”建设为重点,聚焦“新基建”趋势,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速启动5G通信基础设施部署,争取推动安石、二道河等景区景点实现5G信号覆盖,带动景区景点智慧旅游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道路以建设为主向管理、维护、运营协调发展转变,不断提升农村综合交通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实施农村公路硬化20公里以上,安防工程10公里以上。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和水生态治理体系,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0件以上,启动迎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积极配合推进山洪沟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谱写惠民生增福祉新篇章
一是强化兜底保障暖民心。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培训服务,提升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有力推动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各类就业重点群体多渠道实现就业,计划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600人以上,转移就业3000人以上,点对点务工输出300人以上。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突出抓好重点人群参保扩面,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确保完成参保任务。继续做好特困人群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等工作。全面抓好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救灾、拥军优抚安置服务保障等工作。二是发展社会事业聚民心。加强村级医疗服务补短板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基础能力提升,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任务,完成凤山卫生院标准化免疫接种室建设。持续抓好慢性病防控基础性工作,加强慢性病防控知识普及,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打造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会志愿者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联动机制。加强公益性公墓规范管理,探索推进农村骨灰堂建设,5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村级公墓。持续增加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继续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成平村完小综合楼和青树完小、大有完小、京竹林完小、东山完小教学楼等5个全面改薄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养组建一批村级文化宣传队伍,举办各类文化宣传活动30场以上,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提升治理水平安民心。加快推进“光亮工程”建设,建立社会综合治理网络平台,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扫黄打非专项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综合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深化全民守法普法,推进依法治理。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三、锲而不舍促转型强产业
一是接续巩固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政策措施及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推动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强化贫困户跟踪管理和后续服务,健全完善返贫预警和应急救助长效机制。拓展就业扩收入,推深做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持续推进贫困村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平台三机制”四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全力推进产业兴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计划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4500亩,实现粮食总产9360吨,畜牧业产量6940吨。持续巩固落实“一县一业”创建成果,实施核桃提质增效3000亩,实现产量1万吨,力争产值突破一亿元。稳定茶园面积10.5万亩,实现毛茶总产量1.2万吨,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4亿元以上。充分发掘现有资源,支持发展优质绿色农产品,鼓励申报特色农产品商标、品牌,不断提高全镇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深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申报认证,申报认证茶叶绿色食品基地2万亩以上。深度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探索推进">茶旅一体、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通过政府主导、村民主体、股份合作、引智引资等措施,采取统一规划打造、统一资源整合、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股份分红和政府兜底基础设施的方式,实施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引进一批专业管理团队,培养一批高素质文旅人才,打造一批配套完善、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旅游景区景点,打造3A级标准景区1个,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实现稳步提升。启动凤山镇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三是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引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陋习禁办”。健全完善村级事务“三公开”制度,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监督,促进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进乡村活动,持续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着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
四、擦亮美丽乡村特色名片
一是加深“治”的程度。持续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以清垃圾、扫厕所等为重点,扎实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长效机制,科学构建覆盖4个社区及城郊村的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储、转运一体化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计划全面完成剩余1977户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基本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严格落实“河长制”,切实做好辖区内水源地、河道库塘及农村黑臭水体、生活生产污水等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水域环境治理监管水平,辖区内饮用水安全率达100%。加大“拆违治乱”工作力度,对违法占地、违章建筑和违规经营等行为实施高压监管态势,全力整治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以及私搭乱建等行为。二是加快“建”的速度。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契机,统筹整合资金,积极争取并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进垃圾收储、清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逐步改造、停用露天垃圾池等敞开式垃圾收集设施,引导村民自备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备翻盖式垃圾桶300个,改造露天垃圾池200个以上。持续提升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因地制宜推进化粪池、氧化塘等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工程4件,铺设污水管网30公里,建设生态氧化塘4个。结合绿色生态产业,大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坚持以水定绿、适地适树,逐步提高生态宜居水平。三是加大“管”的力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制度落实见效,以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鼓励村(社区)采取必要约束措施,通过村规民约、乡村理事会等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持久化。建立农村人居环境互学互评机制,围绕村庄保洁、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环境绿化美化、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等内容,注重培育典型示范,敢于曝光问题不足,定期开好现场会,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完善责任体系,建立“镇级实施、村级落实”的两级联动和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加强与群众的双向互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监督,形成“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责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