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新成效

发布日期: 2021-12-29 08:44 信息来源: 临沧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2019-2021年,临沧市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建设目标,积极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4.13万亩。通过以修筑沟渠、铺设管网、田间道路等措施,农业基础设施得到配套完善,着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增强了抗灾能力,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一是土地产出率得到提高。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项目区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土地使用率提高了25%,粮食产量、产值均有增加。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以甘蔗、烤烟、油菜、茶叶、香蕉、咖啡、亚麻、橡胶、蚕桑、果蔬为主的产业增值增效明显。

  二是农业基础得到夯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紧紧围绕防洪、抗旱、排涝三大体系建设,修筑沟渠、铺设管网,基础设施得到配套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增强了抗灾能力。通过实施以坡改梯、土地平整为主的土地整理,实现“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耕地面积增加,坡耕地跑土、跑肥、跑水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是生产成本得到降低。大量机耕路的修建和土地平整,结束了项目区群众过去人背马驮、人挖牛耕的历史,实现了车辆运输、机耕机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出行。

  四是特色产业得到加快发展。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区域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围绕市场积极调整结构,对现有粮、烟、菜、果等大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统筹实施改造。同步推进措施配套和产业布局,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了油菜、茶叶、甘蔗、咖啡等特色产业和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快项目区优势特色产业化进程。

  五是综合效益得到明显增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水利配套工程与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相结合,既扩大了灌溉面积,又解决了项目区人畜饮水问题;注重把道路配套工程与“美丽家园”的进村入户硬板路建设相结合,实现一路多用的格局,既避免了重复投资,又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大部分项目区通过项目建设促进了土地流转、劳务转移和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六是水利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防洪、抗旱、排涝三大体系建设,坝塘、水池、水窖、取水坝等小型水利工程和灌排沟渠、管网的建成使用极大改善了灌溉条件,水利化程度和水资源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项目区有效灌溉率达64%,解决了雨养农业的问题,有效增强了抗旱减灾能力,自然灾害年间波动幅度减弱,可减少粮食作物因旱灾、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七是可持续发展得到进一步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有效改善耕地条件,提升土地质量,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合理布局,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最终达到社会与环境资源的持续稳定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