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 1、施工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砂石堆场在露天堆放时,应对其进行洒水,提高表面含水率,起到抑尘的效果;对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盖篷布。 (2)避免在起风的情况下装卸易起尘物料。 (3)对工地附近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及时清扫,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4)脚手架拆除前,先将水平网内、脚手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避免扬尘。 (5)装卸和贮存物料应当防止物料遗撒或产生扬尘。 (6)施工场地四周建2m高的围墙,在结构施工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外部应用密目网围挡,可有效减轻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接触粉尘的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防止粉尘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危害。 (8)运沙、石、水泥等的车辆载货限高和加盖篷布,防止沿途洒落、产生扬尘。 (9)应选用车况较好的车辆,以避免因车辆本身振动而造成土方或物料散落地面,从而产生扬尘污染。 (10)运输时间选择车流、人流较少的时间。 (11)运输材料进出口应安排专人经常清扫和洒水降尘。 (12)加强施工机械和车辆维护和保养,经常检查汽车的密封元件及进排气是否工作正常,以减少汽、柴油的泄漏,保证排气系统畅通,并使用优质燃料,减少废气的排放。 2、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主要为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依托项目区已建三级化粪池进行处置,不外排;施工废水通过厂区临时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厂区洒水降尘及绿化用水,不外排。 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1)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检修与维护,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运输车辆等进出场地应限速、禁鸣;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规范操作施工机械。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强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持续作业;施工阶段均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禁止进行施工作业。 (3)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根据周围环境条件,将产噪设备布置于项目区中部,增加噪声源与敏感点的距离。 (4)降低人为噪声,机械设备、模板、支架等在装卸过程中,应避免碰撞,以减少噪声的产生;不用哨子指挥作业。 (5)为减少施工噪声的影响,施工场地四周建2m高的围墙,并在施工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外部也应采取围挡,以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减少交通噪声,进出车辆和经过敏感点的车辆应限速、禁鸣。 (7)对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按规定,施工人员连续接触噪声不得超过8h,定时轮换岗位,在噪声源集中的施工点,施工人员须佩戴耳塞,以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应妥善处置,减少雨水冲刷造成地表污染,并保持工区环境的洁净卫生。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收集桶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2)建筑装修垃圾 建筑垃圾中能回收利用的进行回收利用,将不可利用的建筑装修垃圾按住建部门要求处置。 (3)土石方 挖填平衡,无弃渣产生。 运营期: 1、大气环境: 项目破碎、筛分等工序会产生粉尘,本项目生产工序在密闭车间内,每台设备进出口设置喷淋装置,各工序加水进行,产生粉尘量很少。项目在破碎、筛分工段设置洒水降尘措施,由于建筑物阻挡,项目80%扬尘沉降在厂区内收集后清运至污泥堆场暂存,同污泥一同处置。 项目堆场扬尘、装卸扬尘及道路运输扬尘经自然沉降及建筑物遮挡后呈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对周边大气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2、声环境: 在采取了降噪措施和距离衰减后,项目所有产噪设备同时运行的情况下,各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3、水环境: 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污分流系统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前15分钟雨水回用于生产,其余雨水经雨水沟进入北桥河;生产废水经1个三级沉淀池(容积为1500m3)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委托当地居民清掏用作农肥使用。 4、固体废弃物: 办公生活区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沉淀池污泥清掏至污泥堆场暂存,后外售给环保砖厂作为原料生产环保砖。项目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在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均采取了合理可行的处置措施,均得到妥善处置,处置率100%。 其他按照报告表提出的措施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