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临沧市房地产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的关键之年,2025年住房发展计划如下。
一、发展目标
2025年全市住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保障住房供给,坚决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临沧市城市住房高质量发展。把住房发展工作列入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2025年30项重点工作量化指标体系,逐项分解细化、明确奋斗目标。 2025年全年计划实施房地产项目55个(含续建和新建)、总投资202.15亿元,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59个、总投资64.54亿元,实施城镇旅居地产项目5个、总投资16.9亿元,城市更新项目152个、总投资167.02亿元。
二、重点任务
紧盯房地产领域销售、融资、转型等重点工作,综合运用城市更新政策措施实施 “四好”工程,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切入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止跌回增。
——2025年共计划实施房地产项目55个,项目总投资202.15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6.2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6个,剩余投资61.83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26.83亿元;新建项目29个,2025年计划投资29.43亿元,实现2025年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增速1%以上。去三化抓销售,要充分利用好降准、降息和贷款利率、限购等配套政策,不断提振市场信心,鼓励企业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线上、线下”面向省内外购房群体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提振销售进而促进投资,年度计划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53.58万平方米以上,增速1%以上。
——加快推进46个16056套续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抓好2025年201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前期工作,力争6月底前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加快历年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扫尾和分配,配租在确保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力争2025年竣工3600套、分配入住率达到90%以上。
——2025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979户、改造城市危旧房25套、新建改造城市地下管网300公里以上,启动临翔区主城区老纸厂、忙畔等10个片区930户城中村改造,持续开展沿街强弱电“城市家具”专项整治,改善城市形象。
——2025年至2027年,全市重点打造11个城镇旅居房地产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120.4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16.9亿元,到2027年,全市要建成一批有代表性的城镇旅居示范项目,城镇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2025年着力在提高住房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通过不断优化新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户型设计,充分把握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的政策机遇,加大城镇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力度,重点将未享受过农危改政策的“6类重点对象”的“老旧房”纳入改造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住房质量等措施,逐步提高临沧市城乡居民达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6平方米)的户比例,稳步提高住房达标率,力争2025年全市住房达标率达60%以上。
——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其中:单职工家庭贷款最高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70万元,双职工家庭贷款最高额度由8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生育二孩及以上的缴存职工家庭购建自住住房,符合我市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贷款额度在现行最高贷款额度基础上可上浮 30%;高层次人才在临沧市行政辖区内购建自住住房,符合我市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贷款额度在现行最高贷款额度基础上可上浮 100%;购建自住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区分首套房和二套房,统一按不低于20%的规定。落实住房公积金‘又提又贷’、按年偿还住房贷款本息提取、租房提取等政策,积极支持职工首套刚需或二套改善性住房需求。
——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贷快贷的原则,确保将有融资需求的合规项目纳入“白名单”。形成推送—反馈—修复—纳入的工作闭环机制,加快问题项目修复并予以贷款支持。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明责增效行动,有效提高已授信项目融资落地率。建立“白名单”管理常态化机制,推动更多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进一步扩大“白名单”机制覆盖范围,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破解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题。同时要协调各方共同做好资金监管,重点保证项目交付及贷款按期偿还。2025年力争10个以上的房地产项目进入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融资落地率要达到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