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财政部门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全省经济恢复向好。
一、千方百计抓收入,增加财力强保障
多措并举“聚”财。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加强税收形势分析研判,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及重点税源企业,协同税务、金融监管、国资等部门,促进财政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1—10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4.7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税收同比增长22.4%。
加强统筹“活”财。强化四本预算统筹衔接,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分别按20%、35%比例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整合目标和政策相近的财政资金,完善存量资金动态盘活机制,按10%比例统一压减省级部门公用经费,集中财力支持经济稳进提质。
向上争取“增”财。密切关注中央政策取向,积极争取中央对云南的政策资金支持,为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要任务的实施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二、全力以赴保重点、扩大投资促消费
聚焦中心强措施。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稳进提质的部署要求,制定实施7个方面80条促进经济稳进提质政策举措,加强重大决策部署的财力保障。1—10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87.1亿元,着力发挥财政在稳经济、促投资、补短板方面的杠杆撬动作用。
综合施策扩投资。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220亿元、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179亿元,筹措省预算内基建投资50亿元、省级综合交通建设资金155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已于8月初全部发行完毕,目前已拨付975亿元,拨付进度99.7%,项目单位支出进度达61.9%,重点保障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社会事业、农林水等领域项目建设。
多管齐下促消费。筹措安排资金4.3亿元,支持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筹措安排资金3亿元,统筹用于支持步行街改造提升、新能源汽车及家电下乡和发放“彩云”消费券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活力。大力支持举办南博会等大型展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消费增长。会同税务部门落实好个人所得税、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等优惠政策。筹措安排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央和省级相关资金294.2亿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加大乡村产业投入力度,推进实施以工代赈,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消费能力。
三、竭尽全力强产业、夯实基础增动能
优化资金投向锻长板。筹措安排资金328.5亿元,全力服务保障省委省政府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部署要求。健全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围绕绿色铝、光伏等12个重点产业,聚焦支持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及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
完善政策体系补短板。出台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9条措施,下达专项资金15356.3万元,重点支持培育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协同行业部门推进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政策措施,完善人才强省财政保障政策,优先安排资金保障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和市场主体培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
丰富政策工具增效能。迭代出台优质中小企业、文旅企业流动贷款等专项贴息政策,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贴息补助、担保费减免等工具,引导各类金融资本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共向14户科技型企业兑现知识产权质押和科技创新融资贷款贴息资金206.9万元,累计撬动贷款1.65亿元。
四、着力打好组合拳、助企纾困提信心
落实落细减税降费。延续和优化2022年大规模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等30条政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先进制造业,支持科技创新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印发营商环境全面提质年重点任务清单,协同有关部门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及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清理政府采购领域隐性壁垒,制定出台五个方面14项政策措施,着力规范政府采购代理服务费、评审费、公证费以及政府采购保证金等收费行为。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解开经济运行“连环套”。
精准有力靠前服务。完善“阳光云财一网通”平台功能,制定《2023年支持市场主体财政资金网上公开办理目录清单》,将21项面向市场主体的重点资金纳入专项资金公开办理范围,确保惠企政策红利更快更好直达市场主体。目前已通过平台新发布政策47项,累计受理企业申报项目6161个。
管好用好直达资金。持续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效率,快速精准惠企利民。截至10月底,全省纳入直达机制管理的资金1902.1亿元,已形成支出1429.3亿元,惠及企业1083户,受益群众16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