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佤族自治县司法局积极探索以“监管模式创新化、集中教育多样化、公益劳动特色化、帮扶解困人性化、排查走访常态化”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矫正“五化”新型工作法,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和管控,提升社区矫正工作实效,为创建文明风尚和谐新佤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监管模式创新化。县司法局利用微信平台创新监管模式,全县10个基层司法所全部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微信群”,在日常监管中,利用微信群向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普法教育,推送一些法律小视频、案例等文章,让微信群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补给站”,实现了集中教育和分散教育相结合。通过微信群向社区矫正对象发布集中教育、公益劳动及电话报告等信息;将微信位置共享功能作为社区矫正管理定位平台,定期或不定期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在群里进行位置共享,掌握活动轨迹及位置。通过社区矫正对象“微信群”架起了与社区矫正对象的“连心桥”,社区矫正对象接受警告、重新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有效提升了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实现了社区矫正精细化管理。
——集中教育多样化。在每月开展集中教育学习中,除了必学、常学知识外,还结合中华魂主题教育,开展聆听励志小故事、观看历史纪录片、诵读诗歌散文、歌颂家乡演讲和社区矫正对象“现身说法”等系列活动,社区矫正对象自己撰写并演讲的《因为那份感动,架起我的创业桥》、《一次警告警醒了我回家的路》、《满怀感恩的心,做最好的自己》、《赵所长的拉砖车》等等充满了感恩,互相传递正能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鼓励社区矫正对象承担社会责任,全县22名社区矫正对象在乡(镇)、村(社区)的统一安排下,投身到抗疫执勤卡点一线,开展防疫宣传、核查登记、测量体温等志愿服务,3名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捐款、捐口罩、捐茶叶,为防疫工作贡献了他们微薄的力量。有效提高了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增强了帮教效果。
——公益劳动特色化。根据“符合公共利益,安全第一,力所能及”的原则,勐来司法所建立了产业发展种植公益劳动基地,与微笑阳光社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暨提升人居环境活动;组织社区矫正对象为孤寡老人铺砌爱心路;走进敬老院开展“情系敬老院——端午送温情”等等系列活动,修复了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关系,培养了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帮扶解困人性化。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人文关怀力度,防止因对生活绝望导致各种极端事件的发生。鼓励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为其联系就业。针对生活无着落的社区矫正对象,通过联系民政部门给予低保、物资、一次性救助等。勐角司法所积极创造条件,邀请微笑阳光青少年服务中心社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经常性与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面对面心理帮教,开展以“把心锁打开,让阳光进来”为主题的心理咨询活动,在微笑阳光社工的帮扶下,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办起了自家的酿酒厂。勐董司法所邀请检察院检察官、社会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开展“新年新梦想”等座谈会,通过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帮助,激发社区矫正对象干事创业的精神,树立起生活的自信心。
——排查走访常态化。建立每月一排查,重大节日必须排查,敏感节点加密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加强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及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活动排查工作,做好动态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法治教育,将安全隐患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