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班洪乡坚持党建引领“一老一小”工作,为“一老”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组建服务团队、丰富服务内容,为“一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承办家长学校、丰富校外活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办事动能,把工作力量、资源服务下沉聚焦到“一老一小”,以“123”工作法撑起“一老一小”幸福伞。全乡总人口10462人,60岁及以上1522人,占全乡人口的14.55%;65岁及以上1039人,占全乡人口的9.93%;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99人(其中长寿老人1人),占全乡人口的1.90%。全乡特困供养对象31人,享受低保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6人。0-18岁儿童2169个,占全乡人口的20.73%。
制定1个机制,与帮扶对象结成“亲戚”。制定“挂联结对帮扶”机制。始终把“一老一小”服务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关爱服务”为出发点,全面摸清全乡需重点关注的161名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117名留守儿童、226名困境儿童情况,建立乡、村、组三级干部“挂联结对帮扶”机制,由乡干部、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与服务对象“一帮一”“多帮一”挂联帮扶,把帮扶对象当作自家人,并建立亲戚关系,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结对子、走亲戚”活动,实地查看“亲戚”的生活、思想和健康状况,落实好低保、特困供养、医疗卫生等各项救助政策,确保重点人群需求有回应,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乡结成挂联帮扶对子504对,开展挂联走访1000余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0余件。
用好2个阵地,把帮扶对象组成“大家庭”。一是开办幸福食堂。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公司运营、一老一小受益”的工作思路,以建设老年幸福食堂为契机,对四大嫂饭店进行提质改造,由乡荣海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运用管理,增设了老年人桌椅、空调、餐具等设施,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对1岁—6岁儿童收费8元;7岁—12岁儿童收费10元;对60岁-69岁老年人收费15元/餐,70岁-79岁老年人收费10元/餐,80岁-89岁老年人收费8元/餐,9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就餐;对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留守老年人,根据照料服务需要,提供送餐上门,让“小食堂”惠及“大民生”,让“一老一小”群体共享幸福“大家庭”。二是搭建日间照料中心。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提升班洪村委会设施服务功能,提供日间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室、阅览室、医疗检查等服务,搭建亲情化、人性化、多样化服务平台,使服务更加规范、优质,切实增进“一老一小”群体福祉,筑起温馨“大家庭”。同时,与乡荣海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四大嫂宾馆对60—79岁的老年人提供30%—50%的减免优惠,为80岁以上及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提供免费住宿,为幸福生活加码。
做实3项服务,为帮扶对象提供“大礼包”。一是开展集成服务。针对农村救助帮扶和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难点”,整合资源,用好村卫生院医生、班洪中小学教师、老支书群体等资源力量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展系列服务活动。依托家庭医生免费服务,15名家庭医生上门为“一老一小”免费体检、治疗疾病,护航身心健康,第一时间为突发疾病患者提供送药、送诊等服务;在班洪村内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爱心妈妈”活动和普法活动,由50名乡、村干部担任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爱心妈妈”,根据儿童需求提供学习辅导、生活帮助、精神抚慰,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当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发挥好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边境村“老支书”影响力,开展“以老带小”、“以老带老”等活动,在六一儿童节、重阳节、“8.19”回信纪念日等重大活动、重要节日,邀请“老支书”群体进学校、进老年活动中心,为“一老一小”讲授“三好”故事,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佤山的发展巨变,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二是开展维权服务。依托乡司法所、边境派出所,开设“以案释法”小课堂、模拟法庭进校园、下沉式走访等活动,为“一老一小”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纠纷调解等“零距离”“一站式”综合服务,依法维护“一老一小”群体权益;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小小青苗计划”,每周组织留守学生到就近警务室,由值班民辅警为孩子们开展兴趣课堂、作业辅导、法治教育等三种类型的爱心课堂,让他们在关爱和保护中健康成长;用活、用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聘请了派出所民辅警、中小学教师、司法所干部等队伍作为未保站志愿者,定期为孩子们提供教育引导、心理疏导、精神关怀等服务。三是开展捐助服务。坚持以关爱对象需求为导向,通过上门走访,及时掌握他们需求情况及“揪心事”,广泛动员挂钩单位、干部职工、本村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为“一老一小”捐款捐物献爱心,聚集慈善力量,帮扶弱势群体,形成人人助力“一老一小”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捐赠活动12场,收到各界爱心人士捐赠衣物、书籍绘本、益智玩具、运动器具共计3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