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蔗种植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非常明显,严重制约着蔗农增收、产业增效。为解决甘蔗产业的提质增效问题,耿马自治县“借力”专家工作站、科技特派团,以实施科技项目为突破口,抓住“机耕、机种、机管、机收”四大环节,大力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不断促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蔗农增收。
机械化整地方面。根据土地平整程度和宜机化程度,主要采取动力机具+悬挂犁(旋耕机)和微耕机两种方式。动力机具+悬挂犁(旋耕机)方式主要应用于土地平整、坡度小的坝区,微耕机主要适用于坡度较大、平整度差的山区半山区。用好用活国家农机直补政策和机耕补助政策,大力推广蔗地耕作机械化。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动力机械(大中型轮式拖拉机)821台,悬挂犁820台套、旋耕机850台套,微耕机9600台,99%以上的整地都实现了机械化,较人工整地每亩节约用工3.9个,节约成本460元。
机械化种植方面。机械化种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机械开沟加人工种植。坡度小于30°的地块采用动力机具(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开沟机,坡度大于30°的地块采用微耕机动力开沟和挖机代开沟。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开沟机380台套、微耕机开沟设备1500套,挖机280台。全县蔗区开沟机械化率达76%,较人工开沟每亩节约用工3.8个,节约成本500元。另一种是全机械化种植。耿马华侨管理区杨大进最早自主研发甘蔗单行种植机获国家专利,全县共有5台。后来,本地农机具生产企业生产改造,人工排种两行种植机,全县共有35台。目前主要推广自动切种排种两行种植机和三行种植机,全县共有两行自动切种排种种植机25台,人工排种三行种植机5台。全机械化种蔗每亩节约用工6.8个,减少用种200公斤,每亩节约成本720元。
2022/2023榨季全县推广机械种蔗4.5万亩,节约用工30.6万个,节约成本3240万元。
机械化管理方面。机械化管理主要包括中耕管理和植保(统防统治)两个环节。在中耕管理环节,推广使用培土机和破垄松兜培土覆膜一体机。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培土机400台,破垄松兜培土覆膜一体机20台。宿根蔗通过“破松培药膜肥”一体化管理,每亩可提高单产1.5吨,蔗农增加收入675元。
2022/2023榨季全县推广宿根蔗“破松培药膜肥”一体化管理面积5万亩,促蔗农增收3375万元。
在植保环节,主要以无人机飞防为主,小型喷雾机为辅的统防统治方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植保无人飞机110台,小型植保喷雾机3400台。通过统防统治,病虫害率由73%降至3%,挽回甘蔗损失0.8吨/亩左右,每亩节约农药支出8元、劳动力支出20元。
2022/2023榨季统防统治面积25万亩,实现增收9000万元,节约用工和农药成本支出700万元。
机械化砍收方面。机械化砍收是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甘蔗生产过程中用工最多、实现机械化最难以突破的“瓶颈”。目前采用的机械化砍收有联合收割机、整杆式剥叶和分步式集中剥叶站三个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29台、割辅机2台、转运机1台、履带自走式整杆剥叶机2台、牵引式整杆剥叶机4台、蔗叶粉碎机151台、蔗叶打包机20台。2022/2023榨季建成甘蔗集中剥叶点3个,生产线3条。但从生产实践上来看,切断式联合收割机与整杆式剥叶两种模式的效果都不尽理想,群众的接受程度不高。
为尽快解决甘蔗产业“卡脖子”的重大问题,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多次带领团队骨干深入蔗区调研,牵头制定了《甘蔗分步协同机收技术规程》和《丘陵坡地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规程》,耿马自治县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不断试验探索以制糖企业为主体的机械化收获技术模式,初步取得了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的经验成果,用分步式机收集中剥叶站破解甘蔗收获难题。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专项支持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实施《蔗糖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及应用》等科技项目,深入开展农机与农艺结合模式研究、甘蔗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制定甘蔗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1套,选出适合耿马蔗区推广应用的小型甘蔗收割机2种,建立蔗园残膜回收处理技术体系1个,申请发明专利1件。
“目前,全县已建成甘蔗剥叶站16个,剥叶生产线16条,完成蔗地宜机化改造25.7万亩,实现甘蔗全程机械化6.8万亩、半机械化33.2万亩,综合机械化率达59%,计划到2025年实现综合机械化率达70%以上。”耿马自治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宝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