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耿马:着力提质增效 做足“换”的功夫

发布日期: 2025-01-10 09:56 信息来源: 耿马自治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耿马县)锚定“3815”战略目标,持续壮大“三大经济”,着力资源换产业,大干产业提质增效,做足“换”的功夫,推动发展方式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耿马高优蔗园)

全链发力,做优做强蔗糖产业。近年来,耿马县紧紧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部署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争取科技项目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强化招商引资,强推机制落实,做优做强蔗糖特色支柱产业,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甘蔗特色县,以甘蔗基地为基础,以产业链为轴线,以产业园区为核心,聚力开发“一根甘蔗吃干榨尽”“5+N”全产业链模式,从“链”到“联”集“链”成“群”,唱响蔗糖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甜蜜歌”。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启动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打造集科研、繁育、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蔗农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支持,带动周边地区甘蔗种植的规模化与现代化发展。通过不断优化良种体系,配套良技良法,力推全程机械化,甘蔗良种覆盖率达100%,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60%,甘蔗单产从过去的4吨/亩提升到现在的6吨/亩左右,蔗糖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糖、酒、纸、饲、肥、新材料”全产业链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链产品挖掘持续深化,不断推进蔗糖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成熟的临沧坚果)

优果升级,坚果产业增产增效。耿马县深入贯彻落实《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依托邓秀新院士专家团队以及临沧市坚果产业科技服务队,建立耿马县坚果产业科技服务队,采取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建成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点43个,核心示范基地378亩,组建坚果产业科技服务队226名,组建嫁接修剪技术服务队14支、飞防技术服务队1支、蜜蜂养殖授粉技术服务队1支,建立坚果专业合作社19个。组织科技力量认真落实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抓好落头开心、营养补充、果园放蜂3项关键核心技术和病虫害防控、保花保果、水分管理3项配套技术措施。累计开展技术培训349场次10048人次,完成落头开心8.1万亩,营养补充10.9万亩,果园放蜂2423箱、辅助授粉面积1.45万亩,病虫鼠害防控13万亩,保花保果11.5万亩,水分管理4.2644万亩,嫁接改良品种1.3万亩。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全县临沧坚果产业提质增效,促成“良种”到“良果”再到“良品”的逐步提升,让广大果农尝到增产增收的甜头。2024年全县坚果投产面积16.8万亩,产量达3.05万吨,比上一年增产0.88万吨,增幅达40%。提质增效示范点平均亩产达237.4公斤,全县平均亩产达181.5公斤,比上一年增加36.8公斤,增幅达25%。综合产值2.99亿元,比上年增加0.82亿元,增幅达37.8%。通过优果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果品质量、效益“双提升”。

(坚果加工车间)

融合发展,聚力打造“耿茶”品牌。耿马县主动融入“党建引领冰岛昔归忙肺茶叶产业示范片”建设,坚持“三茶统筹”发展理念,聚焦茶产业提质增效,聚力打造“耿茶”品牌。完善茶产业工作专班,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统筹协调做好茶产业政策、规划计划、管理指导、上下衔接和产业统计等工作,出台措施推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及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茶叶生产经营监督管理,规范茶叶初制所生产经营秩序,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依托云南省陈集双专家工作站进行古树茶资源开发利用,提升茶叶品质,打造茶叶品牌。耿马县一批古茶园陆续进入茶人的视野,茶产业领域一批专利获得授权、2户企业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耿马蒸酶茶”“耿马贡茶”品牌普遍受到消费者认可。成立县国营茶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采取“1+N”“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调动茶园基地管理上的积极性,规范茶叶市场行为,健全完善“耿茶”产品追溯体系。采取“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统一使用耿马茶叶公用品牌标识,构建耿马茶品牌体系,领航“耿茶”出山。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2.6万亩,采摘面积 11.81万亩,干毛茶总产量1.485万吨,精制茶产量7276.5吨,精制率达49%,实现综合产值 12.33亿元。

(耿马撒马坝茶园)

近期,耿马县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对接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组建特色产业科技服务队,成立县级特色产业科技服务队1支308人,组建乡(镇)特色产业科技服务队11支471人,发展村(社区)、合作社以及企业科技服务小分队,形成“专家团队+县管人才+企业技术骨干+乡土人才”的特色产业科技人才体系,大抓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耿马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