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省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列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为牵引,主动扛牢责任、把准要求、细化措施、加强调度,从完善机制、厘清权责、扩权赋能三方面发力,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落地见效。
完善机制
建立上下贯通的一体化治理格局
“小马拉大车”问题,是当前基层治理问题的集中反映、突出表现。今年以来,我省紧盯这一难题,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由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总召集人,20家省级部门为成员单位,2次召开调度会议专题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部门协同、政策集成。各州(市)、县(市、区)也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构建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一体化工作格局。
高位统筹、系统推进。依托协调机制,省委组织部和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制定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重点任务清单,从建立健全权责清单、推动编制和工作力量下沉、推进党建联建共建、优化基层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用、加强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细化45条具体措施,逐条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和完成时限,并出台6个专项文件一体推动任务落地落实。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今年3月以来,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政法委参与,指导昆明市官渡区、昭通市镇雄县、曲靖市富源县开展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试点工作。试点以来,3个县(区)围绕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在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和规范管理、特殊群体管理服务、防汛救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探索出一些务实管用的经验做法,逐步在全省推广。
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我省系统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小组(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细网格,农村以10户左右为单元、城市以楼栋或楼层为单元划定微网格,推动基层组织体系与网格体系深度融合。目前,全省共划分39.8万个网格并精准赋码,配备专(兼)职网格员54万人,实现“多格合一、一网统管”。
昭通市镇雄县木卓镇新桥村建立“五户联防”网格体系、“实战实训”演练制度、“即叫即应”运行机制,全村划分31个微网格,由党员或有责任心的群众担任网格员,汛期在每个微网格内推行“单户换守”“联户轮守”夜间值守制度,还在每年汛期到来前组织群众开展应急演练,连续10年汛期未发生人员伤亡情况。该村第一党员责任区责任党员刘波说:“只要一下雨,我们就会加强对责任区的巡查排查,接到转移通知时,立即敲锣通知群众转移撤离。”
目前,这一经验已面向全省推广。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有序组织群众提前转移避险3.4万人次,经受住了10轮强降雨考验,未发生洪涝灾害导致的人员死亡、失踪情况。
厘清权责
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关键要厘清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使基层真正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
今年以来,省委组织部、省委社会工作部推动建立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制定《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指导目录》,明确村(社区)对外标牌不超过6个,指导各地制定方案,精简村(社区)挂牌标识7万余块。
在乡镇(街道)层面,我省出台《乡镇行政职权基本目录》和《赋予乡镇部分县级行政职权指导目录》,指导各地“一乡一策”制定权责清单和执法事项清单。同时,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中心”,实现1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
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相结合,建立违规借调基层工作人员常态化监督检查、清理清退机制,开展集中整治,坚决清退借调的县乡基层工作人员。完成“云岭先锋”App功能应用优化,全面取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驻村工作队、“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功能扫码签到要求。
“以往临近学生开学的时候,我们的社区干部每天坐在办公室忙着开证明,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值班,其他人都走访群众去了。”谈及为基层减负的变化,曲靖市富源县中安街道王家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高丽芳深有体会。
今年以来,富源县一体推进清文减会减报表、清牌减群减打卡、清研减督减考评“三清六减”工作。目前,全县明确村级组织履职事项52项、协助事项54项、保留证明事项2项,梳理不应由村级出具证明事项34类,清理规范村级组织牌子1424块。
赋权扩能
下沉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要在“壮马”上出实招,推动资源下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让基层有人手、有环境干事创业。
我省持续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在全省1426个乡镇(街道)全部组建综合执法队,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做法,赋予乡镇(街道)党(工)委综合执法调度、综合事项统筹协调和考核督办等权限,明确县(市、区)直部门派驻机构人员纳入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协调,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自从有了专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碧城镇的群众发现,过去占道经营、车辆摆放不规范等问题解决了,集市、街道、农贸市场变得井然有序,市民感慨:“困扰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去年以来,楚雄州全力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实现“一张清单明权责、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体协同强治理”,推动乡镇从“行政末梢”加速向“治理枢纽”转变。目前,楚雄州103个乡镇配备专业执法队员699人,招录乡镇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员1768人,平均能承接省级下达赋权事项135项。
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抓落实。我省因地制宜出实招,为村(社区)充实力量、储备人才,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深入开展换届后村班子中期评估,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全面建立“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连续2年共招聘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担任基层治理专干。
以党建为轴,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我省持续深化区域化党建共建联建,各地严格落实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实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共治共享,全省有1.3万个单位党组织和52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实施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三年行动,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社区党组织统筹社区居委会、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联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事情。全省还有4.2万名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
“随着纵深推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束缚基层组织的瓶颈少了,推动发展的‘营养剂’多了。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深化减负、赋能常态长效机制,让基层减负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优化治理的效能。”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