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围绕产业强、农民富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推进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强化要素支撑保障,使全市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着力打造绿色创新发展的农业产业升级版。
不断调优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以高质高效农业为主攻方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寻找宜种、高效作物,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着力把农业产业布局调优、规模调大、产业调强、品牌调响、效益调高,提升土地产出率。
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逐年提高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总产值比。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持续开展绿色食品名企评选表彰等宣传推介,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云品出滇”。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健全完善招商要素,做实一批项目储备,做精一批项目包装;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锁定国内国际领军企业、知名企业、重点企业,着力实施农业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定位招商,重点引进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销售企业,力求引进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产业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升级。重点推进与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维昌洋行、京东商城、北京臻味坊食品公司、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好医生集团、广州市燕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至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茂雄实业有限公司等合作项目。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大与缅北地区跨境农业合作,重点推进甘蔗、橡胶和其他经济作物基地建设、粮食和饲料进出口方面的合作,推动项目深化,增进中缅胞波情谊,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集成推广高效施肥、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水产养殖环境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地膜回收利用等项目。2023年,确保全市化肥利用率达40%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开展好“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为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全面完成好国家和省级安排的各项例行监测、监督抽查、飞行检查工作任务。2023年,确保国家和省级例行监测综合合格率分别达98%以上,确保完成省农业农村厅下达市级年度定量检测工作任务,确保每县(区)执法案件达2件以上。
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力度,配备尾水处理设施设备,加大尾水治理力度,力争标准化改造池塘及尾水治理达1500亩以上。继续抓好凤庆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工作,推广稻田、藕田等示范养鱼500亩以上,打造百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基地2个以上,建设生态渔场10万亩以上。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安排部署,全面查明查清全市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确保普查工作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
多渠道增加投入,提高建设质量,力争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3年,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任务20.79万亩,其中新建任务10.43万亩,改造提升任务10.36万亩。
加大农业投入支持力度,落实好中央、省、市各类惠农政策,监督指导各地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抓实一县一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一村一品、高标准农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肉牛养殖示范场等重点项目,做实2023年资金争取和农业投资工作,努力完成市级下达的110亿元及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农业投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