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高标准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发布日期: 2023-09-27 10:34 作者: 金学艳 井一楠) 信息来源: 临沧日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市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作为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具体抓手,紧扣“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目标,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幸福强村。坚持把边境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参与其中、融入其中,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压紧压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工作责任,深入实施“润土培根”工程和“强边固防钢铁长城培训” 工程,加强干部群众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防、边防政策教育,引领各族群众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广泛凝聚起强边固防强大合力。

做优富民产业,打造幸福富村。充分发挥沿边村(社区)地域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引进龙头企业,以“一村一品”培育为抓手,全力推动“林、茶、果、糖、牛、菜、中药材、咖啡”高原特色产业以及蜜蜂、蚕桑等小而精、小而强、小而美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培育乡村旅游、边民互市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农业产业由传统种养殖向加工、流通、服务等行业延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产业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新格局。今年上半年,沿边行政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所在县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夯实基础设施,打造幸福美村。把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绘就乡村振兴底色的关键环节,以村庄入口、文化广场、农户庭院为重点,通过植入绿化、融入文化、点缀亮化等方式,实现“软件”与“硬件”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边境乡村。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自然村通硬化路比率、5G网络覆盖率、远程教育覆盖率、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覆盖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电网供电可靠率达标提质,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率较“十三五”大幅提升。

丰富文化载体,打造幸福新村。坚持“管脑子”与“管肚子”两手抓,“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持续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石榴红”工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着力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切实把各族人民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凝聚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临沧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个边境县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0个边境乡(镇)26个沿边行政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强化共治共享,打造幸福睦村。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体系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边疆治理体系,讲好“班洪抗英”“班老回归”等爱国主义故事,把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不参与跨境违法犯罪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坚持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健全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制”,深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区域内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稳、边防固局面不断巩固。

筑牢钢铁长城,打造幸福稳村。强化村组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拓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形成抓党建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治理、促进农村宗教治理的良好格局。10个边境乡(镇)组建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建成25个抵边警务室、124个边境联防所,3个沿边行政村成功创建省级强边固防示范村,在全市各级各部门选派283名优秀党员、公职人员到边境担任联防所长,全面构建起“市县乡村组”五级强边固防的领导体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