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临沧市引进试种澳洲坚果,经过30多年的培育,临沧坚果已成为独具特色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目前,全市坚果面积达263万亩,占全省的61.8%、全国的53.2%、全世界的36.8%,是全球最大的坚果种植基地,是名副其实的“坚果之乡”。尽管临沧坚果产业具有规模优势,但单产较低、加工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不强是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
针对坚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9年以来,按照“建体系、建团队、建样板、建联盟、建机制”等工作思路,依托中国工程院邓秀新院士以及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团队力量,组建提质增效技术攻关团队,同时整合科技队伍力量,采取“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方式,积极探索坚果提质增效运行机制和方法路径,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试验示范点467个,示范推广面积1.55万亩,辐射带动100万亩坚果基地提质增效。联合153家市场经营主体共同组建产业发展联盟。同时,临沧出台《金融支持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8条措施》,在今年,支持贷款4.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9.6%。积极推动各地采取“订单式”“二次利益分配”“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赋能产业提质、联动企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今年,临沧市坚果干果产量同比增长45.18%,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01.54亿元,增长149.67%,小坚果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大产业。
除了坚果以外,积极推广应用“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成功经验,组建成立临沧特色资源创新利用研究院,由院士专家领衔,整合全市科技队伍力量,按照制定一个提质增效方案、提出一批技术需求、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这样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茶、糖、果、林、牛、中药材、咖啡、蔬菜等产业提质增效。
比如蔗糖产业方面,围绕糖品链(白砂糖、精装红糖、精装白糖、精装冰糖、糖类食品等)、蔗渣链(纸浆、生活用纸、可降解新材料、生物质燃料等)、糖蜜链(酒精、消毒用品、黄腐酸钾粉、液态肥、干冰等)、蔗叶蔗梢蔗渣综合利用链(饲料、燃料、肥料、食用菌基质等)、滤泥链(固态有机无机复混肥、蚯蚓养殖、高蛋白产品等)、其他产业链(甘蔗饮料、甘蔗营养物提取等)的“一根甘蔗吃干榨尽”,探索建立“5+N”发展模式,全力提升蔗糖产业发展质效。
茶叶方面,组建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建设、统一市场开拓,同时“中国双江冰岛茶荟”顺利启航,并且成效非常明显,数字赋能茶叶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核桃方面,组建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开展核桃药食同源产品、分心木药食同源产品等产业化研究。
中药材方面,制定中医药产业种植技术标准15项,加强与华南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专家团队合作,开展良种繁育、生物活性物质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研究。
聚焦打造精品咖啡目标,着力提升精品率和精制率,加快推进咖啡庄园建设。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5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0个,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15个,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57项,近五年获国家专利授权2592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有效对接。
下一步,临沧市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绿色经济引领临沧高质量发展。